熊丙奇

这两天,有关“江苏文科状元430分,因选修历史课B+无缘清北”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些网友希望这名“文科状元”能被破格录取。7月28日,南都记者分别就此咨询了北大、清华、南大负责江苏招生工作的老师,得到的回复均为按照目前的招生政策,该考生无法被录取。

网友希望学校破格录取从情感上可以理解,但却违背了江苏的高考录取规则。江苏从2008年起,实行3+2模式,“3”指语数外3门,总分480分,“2”指选测科目,按等级计分。每所高校在录取时,会提出选测等级要求,等级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能报考。北大、清华、复旦等校提出的选测等级为双A以上,若选测科目有一门等级为B或B+,将不能报考这些学校。目前看来,这些学校明确将按政策要求录取,而不是迎合舆论搞“破格”,这种鲜明的规则意识值得肯定。

外界忽略当地招考选测等级的存在,只看语数外3门科目的分数,以此论“状元”,折射出了极为功利的态度。

怎么理解这名学生不能报考北大清华?这就好比实行“3+文理综合”的省市,只看语数外总分,不看文理综合科目分数一样。一名学生语数外科目满分,可文理综合考得不好,总分受到影响,在其他省市不会引起关注,不会有所谓的“语数外三门状元”,因为采取的是3+文理综合总分录取方式。而在江苏引起关注,是因为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高校提出了等级要求。

但是也应该看到,江苏实行3+2模式,本意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从实践看,3+2模式反而一定程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带来功利应对3+2模式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按语数外总分投档,各校提出选测等级要求”的录取模式,实际把以前一个录取门槛,变为两个录取门槛。2008年实行3+2模式的第一年,就出现语数外三门分数很高的学生,因为一门选测等级为C,而当年所有二本及以上院校提出的等级要求是2B,最后导致该生连二本都无法报考的问题。随后选测等级要求尽管有所调整,但因为一门选测科目等级不高,就无法报考某一批次院校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其次,由于语数外3门算分数,选测科目算等级,用语数外3门分数作为投档分,以及划定批次控制线,因此,很多高中学校特别重视语数外3门教学——这有利于提高本校的本科率、一本率;而对于选测科目,则要求不高,告诉考生达到双B即可。这虽然可能让考生无缘少数名校,但却可以报考大部分学校。

由此可见,只进行考试科目调整、计分方式调整,很难实现高考改革的目的,基础教育还是会有应试倾向,学校和考生会从利益最大化角度来对待各科考试。对于3+2模式,很多学生都是拼命争取语数外的每一分,而对于选测科目,则希望达到A就好。

因此,从规则上看,北大清华等校不可能对这名考生实行“破格”录取。因为这项规则已经实行了10多年,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已经很清楚。如果对这名学生实行“破格”,意味着学校的等级将下调,其他此前因为等级原因不能报考的学生,也可以报考了。而这将会产生更大的不公平。

今年是江苏实行3+2模式的最后一年,选测科目只计算等级也将成为历史。这一模式引发的争议,给高考改革的启示是,要把改革的重点聚焦在录取方式改革上,不改革把所有考生纳入一个规则系统排名录取的方式,基础教育就不可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功利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