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边钰

省作协供图

7月28日,四川省作协“红色文学轻骑兵·百场讲座进基层”暨四川省图书馆“21市州讲座联盟”走进广元。早上9点不到,广元市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就已经坐满了听众,等待这场“诗意”的邂逅。

当天的主讲人为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他以“从《星星》历史看中国新诗发展”为题,把《星星》诗刊的历史,和当下中国新诗发展的故事娓娓道来。1957年1月1日《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与北京的《诗刊》并称为新中国诗刊的“双子星”。创刊以来,《星星》诗刊如容纳着各种流派、风格的诗人及其作品在这里相聚,见证中国新诗的发展史。毛泽东、朱德、陈毅、郭沫若、艾青、臧克家等政治、文化要人的作品都曾在《星星》诗刊首发;舒婷、北岛、顾城、杨炼、贾平凹、海子、西川等著名诗人、作家的代表作也曾亮相《星星》诗刊。毋庸置疑,《星星》诗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刊物。

“如何用新形式的诗歌,来表现我们的新生活。这是我们诗歌界一直在探索的话题。”讲座上,龚学敏不断强调新时代的诗歌应该适应这个伟大时代,要用这个时代火热的、崭新的生命力来打动人心。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要深入生活,发现那些细小感人的细节;要用新眼光,来描述我们正经历的一切。

“这要求叙事手段要创新,艺术形式要更新。那种空洞老旧而缺乏真情实感的套路,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近年来,在深入基层时,龚学敏发现,很多人尝试写诗歌时,还在用以往的“套路”硬套,强行抒情。比如,写乡村振兴,就简单以对比方式展开,说着过去多穷,咏叹着现在多好。悲伤着过去低洼矮房,欣慰着现在美屋宽路。“为什么好,好不仅是有了公路,有了物质层面的变化,更应该有人心的一些东西。”他强调,这种着眼于外在变化,而忽略内心的诗歌,像是一汪死水,掀不起读者任何的情感涟漪。

当下,社会正经历急速变化,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技术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改写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诗人,应该睁眼看世界,把这些变化,用新的语言,新的叙事方式,新的思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才是具有时代性的好作品,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诗人使命。”幸运的是,在四川,已经有一批年轻的诗人,正探索这样的写作路径。乐山诗人龙小龙、阿炉·芦根的诗歌里,你能看见大数据、云计算这类冷冰冰的科学,通过文字的力量,变得立体丰满,散发着温情的诗意情感。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日报社和四川省图书馆三方联手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