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在不同人眼里,2020年汛情是完全不同的样貌——有人觉得很严重,疯狂转发受灾视频、拼命呼吁关注;有人却浑然不觉,抑或根本就认为汛情不严重,完全没必要不紧张 。为这事,网友们也能争个不眠不休、乌烟瘴气。

洪水到底严不严重,媒体其实早有报道。六月底,汛情已经造成了险情时,方有一波人跳出来指责媒体“失声”,怪媒体没有像98年那样,到底洪灾宏观上有多强烈,哪里险情最危急,哪里又相对放松,通过新闻滚动播报让读者都了然于胸。但实际上,各大媒体早在6月初就开启汛情专栏,滚动播放新闻,电视新闻更是没有缺少这样的画面。

为何意见分裂还如此之大?问题在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了。在互联网新潮下,媒体早已不是20年前的那个样子,议程设置能力也急剧下降,人人都有麦克风,大众传播自己就失去了“金话筒”。人们更习惯于看看爆点热搜,点赞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被算法源源不断喂食同类信息而已。

这就不难理解大家眼中汛情的“天差地别”:有人觉得汛情严重,是因为天天打开手机就看到各类灾情,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认知;有人则深陷娱乐、八卦和社会爆点中,对中下游的洪灾感受不深,甚至唯一知道的就是一些段子;还有人自己身处中下游,仿佛有话语权,但因为即便中下游各地汛情也不一样,自家汛情不严重又不看相关信息,很容易以偏概全给出“整个中下游都不严重”的“一手信息”,引导更多人支持点赞。

说白了,分裂的舆论场,其实只是映照了分裂的“信息茧房”。

早在互联网的出现之初,传媒与科技专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了 "the Daily Me"( 我的日报)—— 一个完全个人化的报纸的出现。传播学者桑斯坦认为,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一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就会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中。这一“茧房”,不仅隔离了外界的声音,让大众传媒报道的重要但大众日常不关注的新闻失去了关注度,更会造成社会意见的分裂,严重时更会导致群体极化、鸡同鸭讲、戾气暴增。

这次洪水中的口水,就体现了“信息茧房”的影子。各地的灾情定然是不同的,但可能既不必到全域恐慌的程度,也不可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或许无法阻碍互联网、定制化内容的存在,但令人心痛的是,不少拥有话筒的人,要么自己陷入了“茧房”,要么故意抛出极端观点吸引眼球,让“信息茧房”和意见分裂变得更严重。尽管公正的信息没人看见,但也绝不能生产不够客观的信息。尤其对媒体而言,无论“金话筒”还在不在,提供客观的报道,才能捍卫公信力,意见分裂才有改善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