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婷

7月16日一早,入伏的成都却下了一场清爽的夏雨。年过八旬的原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著名古希腊戏剧专家罗锦鳞,带着一把长柄黑色雨伞,手里拿着父亲罗念生翻译的剧本《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莫里哀《伪君子》,来到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罗锦鳞笑着说:“我是川大附小毕业,每次回四川都特别亲切。”——当天,“四川人艺”2020年度演员业务培训在此开班,罗锦鳞等多位专家,将受邀将为剧院30余位专业演员,展开期20多天的培训。

“演员就是要创造人物形象,培训就是解决如何创造人物形象的问题。”罗锦鳞这次来川的目的很明确。为此他列出了办法,就是用戏剧经典带年轻演员们边学习边实践,为此他准备了一些基础的戏剧理论,也带来了“重点课”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为什么培训要以“戏剧经典”为切口?在罗锦鳞看来,经典戏剧看上去虽然是最原始的,但其实是最丰富最具有戏剧张力的,比如曹禺的《日出》,不仅剧目经典,而且其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非常适合演员们锻炼。再如《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下令要追查凶手到底,严惩不贷,最终找出的凶手是自己,最后挖眼谢罪,却洞察世事。“这些作品在现代依然有穿透力,只有见过经典有多好,才知道现在有哪些不足。”

“话剧演员话字当先,所以台词一定要说清楚,饰演的角色外语名字我们尽量用原本发音。”在培训现场,四川人艺的青年演员们,先准备了几出剧目片段,罗锦鳞一边观看鼓励大家,一边从细节上为大家给出中肯的建议。培训休息间隙,罗锦鳞告诉告诉记者“话剧演员的修养”,除了基本功“声台形表”,罗锦鳞认为,现在年轻演员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首先就是要热爱这份职业,如果只是当成一份得过且过的职业,是不会诠释出好作品的。“要爱!没有爱就不会一直钻研它。”其次青年演员们更需要刻苦,沉下心来反复操练,多练习才能把培训“干货”活学活用。罗锦鳞坦言,面对疫期,其实整个演出大环境都很艰难,但我们可以把这种艰难看成是一种机遇,去沉淀自己。“你想,全世界很多优秀的戏剧作品,包括当年莎士比亚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刚好赶上瘟疫,在疫期中写成,疫情一过(佳作)出来大卖。我们可以用这段时间,去练习,就是好的,疫情一过,有作品拿出来,就都会好的。”

罗锦鳞很赞同四川人艺注重演员人才培养的做法;“重人才,重剧本,才能出好作品。”据了解,从2018年开始,四川人艺已经连续三年,邀请戏剧节顶尖专家和行业内的一线工作者,为演员们每年进行定期培训,并进行考核。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提升演员业务素质,为好剧佳作、重头戏蓄力。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罗鸿亮坦言,铸就中国西部话剧演出高地,需要票房和时长,更需要人才。并且,演出剧目也需要人才,不能停留在云贵川三省抱团取暖,无缘文化大奖的局面了。同时,戏剧教育推广更不能松懈,戏剧生态环境需要锤炼,文化生态需要共同去培养,才能留住人才。“我们希望未来四川人艺能够扛起中外戏剧经典的旗帜,尊重戏剧的学科规律,兼顾今人的审美,做更多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