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张红霞

7月9日,崇州元通古镇,成都“西控”建设迎来大手笔--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75个重大项目、1025.2亿元投资落地成都西部片区。

这是“西控”在国家层面的另一种表达,是成都最令人神往的一片绿色高地,是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品质发展的示范区。

相对于“东进”的轰轰烈烈、“南拓”的狂飚突进,“西控”显得有点静悄悄,其实不然哟,低调的“西控”是成都的颜值担当和休闲家园。

谁是“西控”?

“西控”是2017年4月成都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字方针”中的一环,是哪“十字”?分別是“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

“西控”重在“以控促优”“以控提质”,重在落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在整体探索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

“西控”是指哪片区域?

已启动实施的《成都市“西控”五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西控”画像:“西控”,就是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大力发展高端绿色科技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保持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田园城市形态。

绿色,是“西控”的本底和特色,是“西控”的名片和经济形态。所划区域,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是成都绿水青山的集中区域。

“西控”区域包括: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蒲江县全域,以及郫都区五环以外部分、彭州市成绵高速复线以西部分、邛崃市除羊安街道以外部分,总面积约7185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50.1%;总人口约447万人,占市域人口的28%。

“西控”有哪些绿色“宝贝”?

作为成都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控”拥有龙门山生态保护区、都江堰精华灌区、大熊猫基地、川西林盘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多种形式、多种价值的自然生态资源,是成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涵养功能区。

《行动计划》指出:“西控”区域的发展依靠生态,必须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部署。

“西控”的目标是什么?

到2022年,将“西控”区域建设成为:成都市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保供生产区、国家级农业高端技术产业示范区、西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典范区、世界旅游名城核心区、天府农耕文明重要展示区。

“西控”控什么?

《行动计划》提出控制“三区三线”,控制城镇开发规模,控制产业门类。

“三区”是指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城镇空间品质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三线”是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守城镇开发边界。

控制城镇开发规模,包括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国土开发强度、城镇人口规模。

控制产业门类,包括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准入管理。

“西控”优化什么?

成都规划14个产业生态圈,涉及“西控”区域的有10个;成都规划66个产业功能区,涉及“西控”区域的有22个。

优化环境质量。包括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

生态系统修复。包括山水林田湖草、建设保护长效机制。

优化城乡空间。包括优化空间结构和城镇职能结构,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城乡风貌,建设公园城市。

优化内容包括构建优质均衡支撑服务体系。

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市政基础设施、绿色交通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包括发展绿色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高品质生态文旅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

实施“西控”成效怎么样?

“西控”概念提出三年来,“西控”区域各项发展指标向好,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温江区坚持“以高端实现西控、创新引领西控、绿色践行西控”,获评2019绿色中国典范城市。

郫都区刚性推行“五控五减”,单位GDP能耗、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0%、27%。

大邑县确立“西岭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总体目标定位,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蒲江县着眼打造“美丽蒲江·绿色典范”,完成全省丘陵地区首个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获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三年来,西部区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到16.4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15%,建成绿道1208公里、占全市总量的32.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出全市平均水平9天,优良水体比例从2017年的89.8%提高到2019年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