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5月10日,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调查与决策》(2020年第五期)领导笔谈专栏发表了中共内江市委书记马波的署名文章《做实做好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文章》,川报观察今日予以全文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渝发展主轴腹心节点城市—内江改革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有为、担当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系列重要部署,紧扣省委赋予内江的“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这一定位,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把“联通双城、全面融入、配套服务、顺势提级”这篇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文章做实做好。

一、深刻领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担负起党中央、省委赋予内江的历史使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必将进一步提升成渝地区战略位势、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必将进一步凸显成渝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版图中的地位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大势、统揽全局的战略远见和历史担当,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体系。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优化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重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的大势,先后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这些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举世瞩目的焦点,而深处我国腹地的西部内陆地区发展一直相对短板。从国家层面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抓住了中国西部区域发展的牛鼻子,是中国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生动实践,将形成以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地区为核心区域的东西南北、四位驱动、长江上下首尾呼应的菱形地理空间,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使东部和西部可以实现高水平的协同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行动。成渝地区不临边、不靠海,是内陆开放的典型。成渝地区地处“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等重要交汇点,依托“蓉欧”“渝新欧”等国际物流大通道、成渝世界级机场群、长江黄金水道、出川出渝铁路大通道等开放通道,成渝地区作为我国南向、西向开放门户的地位日益凸显,成渝地区东向、北向开放的功能逐步强化。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优化国家向西向南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积累新形势下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经验,为推进内陆地区开放提供重要借鉴。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巩固国家战略后方、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依托。成渝地区从秦统一六国起就多次充当我国战略大后方功能,抗战时期、“三线建设”时期成渝地区都是我国稳固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全国战略布局看,成渝地区具有东部沿海区域无法取代的战略地位。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新时期战略大后方,有利于推动西南传统“安全腹地”的现代化转型升级,打造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依托和重大平台。我们深深体会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保障。成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具有水土资源“固定器”、环境污染“过滤器”、江河流量“调蓄器”和生态风险“缓冲器”的重要作用,历来就是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主战场。从生态安全看,成渝地区生态屏障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长江流域中长期生态安全乃至全国中长期生态环境演变趋势与格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的重大使命任务,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见证历史变革是一种荣幸,把握时代坐标是一种使命,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是一种忠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继“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之后,成渝地区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坚定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向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二、把握“融合、协作、发展”三个维度,谋划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构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内江这块“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的地理金字招牌顺势提级了,增添了推动内江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底气。彭清华书记指出,要把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谋划推动工作的大逻辑,多唱“融入之歌”,多弹“协作之调”,多做“发展之功”。融合是要求、起势,协作是手段、方法,发展是目的、结果。谋划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紧扣贯彻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紧扣省委赋予内江的发展定位,围绕“两中心两地”的定位、七项重点任务和《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来进行。内江的总体考虑是:

联通双城,抓配套服务,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健全完善区域协同发展领导机构,积极推进与成都、重庆协同发展。开展党政领导代表团互访,建立区域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对口部门常态化工作联系机制。对接川渝合作“2+16”方案(协议),落实与成都、重庆协同发展141项任务。组织企业组团参加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重庆“中国汽车技术展”等,积极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在成都、重庆等城市设立“甜城味”优质农产品专营店,推进内江特色餐饮、名特优产品等走进成渝。

联合毗邻,抓协同突破,打造与大足、荣昌、永川、自贡、资阳、泸州、遂宁、眉山等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经济版图。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落实好《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推进川南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合作协议》等10个专项合作协议,抓好16项牵头任务,稳步推进川南城际铁路、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川南四市在政务跨区域办理、同级医院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社保资质互认、异地就医结算等方面实现“一体化服务”。推进内自同城化发展,在实现与自贡旅游、医疗、社保、就业创业服务、司法服务、住房公积金等八个同城化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内自快速通道,共同谋划推动设立省级“四川内自新区”,争取内自同城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深化毗邻地区合作,加快推进与重庆市荣昌区签订的《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重庆市、泸州市、遂宁市、广安市、达州市、资阳市签订的《共建合作联盟备忘录》,与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荣昌区、重庆市永川区签订的《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泸内荣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合作协议》,与重庆市大足区签订的《深化合作框架协议》等,积极参加重庆经济协作区市长联席会、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成渝轴线联盟等区域协作活动,大力推动川渝合作内江(隆昌)荣昌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与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经济版图。

联动市域,抓自身发力,加快建设“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四区块”,实施“五项重大行动计划”。按“12345”的思路来建设、来融入,即建设“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建设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渝优质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建设成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成渝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成渝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基地,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成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协同区、成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成渝绿色发展重要功能区,实施构建“5+4+5”现代产业创新发展大体系行动计划、建设滨水宜居大城市行动计划、推进“一点三线”立体全面大开放行动计划、践行沱江流域水环境大保护行动计划、构筑城乡基层治理和现代公共服务大格局行动计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内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积极行动,集中突破,扎实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起步。推动内江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慢不得、等不得、拖不得,必须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把能做的事情先做起来,凝聚起强大阵势,强力开局起势。

在规划对接上先行突破。由市级领导牵头,围绕“两中心两地”定位和七项重点任务,突出毗邻地区融合发展这个重点,开展全面融入“1+7”研究,梳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等“四重清单”,梳理需国省支持的“四重”任务,争取更多进入国家盘子。做好“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积极配合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编制。

在谋划共建毗邻合作平台载体上先行突破。在川南经济区与自贡谋划推动设立省级“四川内自新区”,深化“八个同城化”,推动内自同城化发展。与重庆荣昌、大足等共同谋划推动内大荣融合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川渝合作内江(隆昌)荣昌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泸内荣永成渝地区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持,有望设立15-20亿的产业基金。

在谋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先行突破。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自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四川段)今年10月底前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成渝高速、成渝铁路、隆黄铁路、内昆铁路、成渝高铁扩能改造。同时,与相关地区谋划推进绵遂内铁路、雅眉乐自隆渝城际铁路、成都—资阳—内江—渝西轨道交通、天府机场—内江—荣昌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以交通上的互联互通推动发展上的互促互进。

在产业配套上先行突破。加快推进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争创一批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内江黑猪、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特色水产”优势,丰富成渝双城“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依托“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加强与成渝两地在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曲轴、后视镜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参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大资中文武庙、隆昌石牌坊等宣传营销力度,尽快启动投资逾100亿的万达集团“夜经济”文旅小镇建设,积极融入巴蜀文化精品旅游线路。

在发展现代物流上先行突破。发挥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优势,加快内江国际物流港建设,使之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物流节点、成渝地区主要农副产业进口分拨中心、川南经济区重要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联合泸州、荣昌,共同打造成渝地区物流金三角,构建公铁水空联运物流体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大“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内江基地建设力度,把内江建成联结中欧班列(蓉欧、渝新欧快铁)国际物流大通道的重要枢纽。

在共推生态环境保护上先行突破。围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协同推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协调推动“三线一单”实施,加快建设沱江生态廊道。推进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实施两个国家级试点,落实河(湖)长制,全力整改环境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沱江流域生态经济带。

作者马波 系中共内江市委书记

来源:《调查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