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边钰 郑志浩

一条古驿道,浓缩千年商贾事,装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酸甜苦辣。如果要问,成渝古驿道上,最甜的一段路是哪里?位于“甜城”内江市中区的安仁驿段可谓是实至名归的“甜心担当”。

安仁驿始建于明代,东至隆昌县隆桥驿一百二十里,西至资州珠江驿九十里。其地址约在今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东面不远处。如今站在这里环顾四周,往日驿站古建筑已湮没于岁月长河,只有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面摊、小卖部、蜜饯铺子等商铺夹杂其间。

为何称其为最甜驿道?

这和内江的“糖文化”有关。内江市市中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翁得志介绍,内江甘蔗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就是四川甘蔗的主要产地。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业始于南宋,延于明代,盛于清朝。随着甘蔗种植、蜜饯制作和制糖业的发展,内江有了“中国蜜饯之乡”的美誉,并赢得了“甜城”的称号。

同时,早在唐代,内江就开始用蜂蜜浸渍果品,制成蜜果(蜜饯的雏型)。因其色泽鲜亮、入口生津、甜香味美,蜜果曾被列为皇家贡品。随着蔗糖业发展,蔗糖逐渐替代蜂蜜浸渍果品,发展到由蔗糖煮制,制作成色香味更佳的蜜饯。

其中桔饼蜜饯、樱桃蜜饯、冬条蜜饯等不仅成为内江人走亲访友的佳礼,往返于古驿道上的商贾行人也喜爱在途径此地时买上一些,除了自己解馋,也作为礼品带回给家人品尝。

除了蜜饯,内江的黄氏吹糖人也颇有名气。相传唐代以前就有吹糖人,早期流传于中原及西北广大地区,至清代始传入内江。

吹糖人以糖稀(饴糖)为主要原料。“吹糖人”前,将糖稀块温火熔解即可,现在大多以现有白糖预先熬制成糖块,制作时再将糖块加温变软,吹制成龙、蛇、公鸡、狗、老鼠钻油壶、老鼠打架、大红灯笼等,而这些均在安仁驿路段可寻。

图片均由内江市市中区地志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