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从四川隆昌沿着成渝古驿道进入重庆地界,第一个抵达的古驿站,就是位于今重庆荣昌区的峰高驿。
在明代,荣昌设有峰高和隆桥二驿。康熙初年,荣昌仍在峰高铺设有驿传站,有站马12匹,马夫6名,雍正十年(1732) 才裁撤,但仍设有塘铺11个。清代设置的这些官办驿站、塘铺是供署衙官员骑马坐轿宿息和传递官方信件及机密文书的机构,直到清末邮政兴起,递送才取消。
峰高驿的位置,就在今荣昌区峰高街道一带,如今随着城市建设,早已消失无踪。我们在附近的安富街道安陶小镇陶宝古街上,重新回味了当地驿站的热闹场景。
荣昌陶博物馆馆长刘守琪是一位熟悉地方历史的专家。据他介绍,4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条柏油路。然而史书记载,这里所在位置正是清初东驿道所经之路,是从成都经内江进入川东地区到重庆的官道,1929年,四川省政府修建成渝公路,将3米宽的石板路修成9米宽的大道。如今,这里已初步恢复出了清代古驿道的风貌。
漫步古驿道,青石板铺路,陶文化元素穿插其中。
古道的一端,复原了安北驿站清朝时候的模样,一旁的群雕,则是过往驿道的行人歇脚、钉马掌、换马等场景。刘守琪说,安富古镇至少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兴起了,“当时重庆府的人要去成都,必经此处。因为要在这里吃饭、换马,渐渐附近兴起了五里长街。”
有意思的是,在这条五里长街定居的人,有不少是客家人。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离乡背井的客家人便是在湖北麻城聚集以后进入重庆,再沿成渝古驿道进入巴蜀腹地。上世纪70年代,刘荣琪到荣昌的盘龙和荣隆一带当知青,发现大部分人都说客家话。即使现在,还有不少小孩保留着祖辈的方言。
在陶宝古街,虽然街面曾经的跑马石板路已经换成了仿古石砖,但现存民居仍以清代建筑为主,木雕窗棂、门扇、各式骑廊、挑檐吊墩,古色古香。在街上,我们看到了小姐的绣楼,也看到了国民党时期一位叫作李平筠的师长的私宅。钻进附近的一条小巷,抗战时期当地棠香中学老师在墙上写的一幅“誓死抗日”的字仍然幸运保留。
“现在这条古街也很热闹。”刘守琪说,每逢周末,便有大量游客涌到这里。在附近逛一逛陶博物馆,淘点国家级非遗荣昌陶,再到古街品尝一下各种特色美食。
当年的成渝古驿道虽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但另一条植入驿道等文化元素的古街,正在茁壮生长。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