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要求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加之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用就业率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可以理解,但单纯地用就业率跟学校好坏挂钩肯定不科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国内的经济形势等因素有关。比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就比较严峻,要求就业率不降反升恐怕不现实。

另一方面,这种挂钩可能会使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而做出一些打擦边球甚至不合规的事情,导致就业率里掺入水分。比如,此前就曾发生过,一些学校要求或者诱导学生随便找个单位在就业协议书上盖章以证明自己就业,有的毕业生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公章。学生不但没拿到一分钱工资,有时还要缴纳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事代理费用等。

漂亮的就业率表象下,真实的就业状况可能就被掩盖了。这种做法不但可能影响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的政策研判,也无法实质性地解决就业问题,甚至可能助长浮夸之风和形式主义。而毕业生“被就业”后,不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反而有可能要倒贴一些钱,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其权益的侵犯。同时,这种不诚信的做法也和高校应该秉持的精神背道而驰。

治理学生“被就业”,教育部门应该下一番“真功夫”。比如,对毕业生离校之后的就业趋向进行长期跟踪调查,进而判定其签订的就业协议是否真实;将就业率弄虚造假的行为与校方评优评先挂钩,等等。

作为校方,相比绞尽脑汁玩数字游戏,更应该做的是,改进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科专业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等,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职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就业率。同时,学校可以考虑,认真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意愿,详细记录其求职地域、薪水等就业意向;准确掌握招聘单位的性质、工作地点、学历要求、招聘条件等招聘信息,简历相关信息数据库,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更精准地牵线搭桥。总之,学校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应做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