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2月16日,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成都以“现场+视频”形式召开。

会议提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2022年力争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达到12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45万亿元,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500亿元。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求,会上提出要聚焦聚力健全“九大体系”,当中透露了不少2022年四川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动向。


2022聚焦聚力健全“九大体系”

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如果做好2022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上提出着力健全“九大体系”,求突破、见成效。

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上,要加快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加快西部科学城成型起势、加快一廊三带创新布局、加快市县创新能力提升。

在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上,要加快打造战略科技平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发展功能服务平台。其中特别提到要着力推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高水平实体化运行,揭牌启动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出台支持政策,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在基础科学研究体系上,要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优化基础研究支持方式。

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上,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行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实施高新区“双提双升”计划。

在民生科技创新体系上,要强化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科技服务健康四川、强化科技赋能社会治理。

在创新主体培育体系上,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院校原始创新能力、持续发挥军工单位创新优势、持续激发科技人才队伍活力。

在开放合作创新体系上,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持续做好外专引智工作,深化重点区域科技合作。

在科学技术普及体系上,要强化科普载体建设、加大科普活动力度、培育创新文化氛围。

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上,要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改革、深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深化科技监督和科研诚信建设。

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在会上指出,2022年要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实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加快市县创新能力提升

对市县两级来说,本次会上透露了2022年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大重点方向——将加快市县创新能力的提升。

从区域创新布局上来看,会上提出了构建“两主一廊三带多点”支撑的全域科技创新空间布局。“两主”是指发挥成都、绵阳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其中还提出了,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创新能级。

“一廊”是指加快提升成渝中部自贡、遂宁、内江、资阳等城市创新资源集聚水平,特色化提升创新能力,大体以成渝中线高铁为主轴,构建成渝中线科创大走廊。

“三带”则是指发挥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等地高新产业集聚优势,以成绵乐城市轨道为主轴,构建成德绵眉乐高新技术产业带;依托攀枝花、泸州、宜宾、凉山等市(州),大体以金沙江、长江为主轴,构建长江上游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带;推动万达开、合广长、遂潼、内荣、泸永江等川渝毗邻地区节点城市联动创新,以川渝交界为主轴,构建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

同时,积极引导各地以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化、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大力提升国家和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各类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打造更多区域创新支撑点。

对县域而言,会上提出,今年我省将命名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并给予激励,旨在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夯实创新发展底部基础,促进全域创新梯次发展。

2021年科技创新“成绩单”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万亿元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本次会上,省科技厅也拿出了去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成绩单”。

据统计,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210家、增长2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96亿元、增长11.8%;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200亿元、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3万亿元、增长14.4%,推动全省跨过了创新型经济体的门槛。

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2021年天府实验室正式“露面”,在天府实验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推动下,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挂牌运行。此外,还获批了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科技创新汇智平台以及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17个。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体系。

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方面,《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获国家部委批复。川渝联合实施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成立高新区联盟、技术转移联盟。西部(成都)科学城正式挂牌,绵阳、德阳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

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方面,2021年四川启动了实施航空与燃机、工业软件及信息安全、生命健康、川猪、生物育种等5个重大科技专项。育成全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公猪品种“川乡黑猪”。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项目144项,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通过科技部验收,获批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省。

科技服务民生方面,2021年四川新育成农畜新品种207个,“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服务平台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实施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项目42个、科技示范村项目25个。持续推进47项新冠疫情科研项目攻关,6款检测产品获批上市、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人才引育和创新企业培育方面,2021年我省新增两院院士6人,全省院士达到65人。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0余项、资金突破10亿元。柔性引进外国专家300余人次,在川工作外国高端人才1006人。新增瞪羚企业52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215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8万家。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去年我省支持了7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3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2名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7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实施科研减负行动,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开展科技项目“揭榜制”、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推广应用科技创新券。设立“天府科创贷”风险资金池,“科创通”服务平台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