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峨边县新林镇茗新村党支部书记鲁惹史提

茗新村位于远离峨边县十余公里海拔1300米的宋家山麓,1957年是四川省建的劳教农场,也叫沙坪茶场。2006年劳教农场撤离,此后,凉山八个区县的彝族村民自主移民到这里定居,史称“八县村”,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处于三不管的真空地带,社会风气恶劣,生活环境很差,社会治安不稳,谁曾想到谈村色变的“八县村”自2017年成立建制村“茗新村”以来,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的“茗新村”,一座座彝家新寨拔地而起,一条条沿山通村路、通户路四通八达,新的生态农业正在兴起,现代化的幼儿园、学校、加工厂陆续诞生,这里已成了真正的“明星村”。

新修建的住房

5月22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峨边彝族自治县,晚餐后我们参观了县城风貌,借着五彩的霓虹灯,我们漫步在步行街、沿河街,大渡河穿城而过,两岸被打造成步行街,新修的步行街保留了原彝族建筑风貌,又注入了时代元素,市民们在这里散步健身纳凉。2019年峨边县从贫困县摘帽,这是全县人民的福祉。我们应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

5月23日是星期六,一大早我们吃过早餐后,作家们便纷纷前往各自的采访点,县委宣传部部长成冬娟、县文联主席贝史根尔陪同我一同前往茗新村采访。

越野车出了县城以南沿着一条宽广的水泥公路向山上缓缓而行,山路弯弯,路边的绿树、鲜花、梯田、彝家新寨从车窗外一掠而过,像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

贝史根尔指着眼前的路说:“这路以前可不是这样,过去全是泥巴路,山上的村民下山赶集不是赤脚就是穿着雨鞋,山下的居民一看到穿雨鞋或光脚赶集的就知道是从山上沙坪茶场来的人。”行约二十多分钟,我们终于看到了高山上一栋崭新壮观的村委会大楼,这是一栋座落在彝家新寨中央的现代建筑,水泥结构、白墙红顶、瓷砖地板,正门两边悬挂着用彝文、汉文两种文字书写的茗新村党支部、村委会牌匾。楼顶上竖着“茗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九个红色大字,左边有一个红色的党徽。大厅的右边是警务室,左边是卫生室,还有一间能容纳百余人的会议室。

这时,还不到9点,阳光普照,有山风吹来,炎热中的一种凉爽,鲁惹史提书记早已等候在这里,好英俊的一位彝族小伙子,一米七以上的个头,精干的身材,古铜色的脸有棱有角,充满了自信和笑容,用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打招呼。沿着台阶走进村委会大门,在大厅里遇见一群穿着艳丽、充满欢声笑语的妇女们,有的还背着孩子,每人手里拿着一张表格从二楼楼梯间下来,原来她们是来报名参加农民夜校学校举办的技能培训班。

村党群服务中心早已成为村民们聚会聊天、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几千平米广场中央的旗杆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场边上停放着十余辆汽车,成群的孩子们在这里追逐打闹,还有开车叫卖的商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站在村委会的广场上,登高望远,这是天然的观景台,今天的天气晴朗,依稀可以看到右边的峨眉山金顶,左边是老鹰嘴,正前方是大瓦山,背后还有大团岩,另有大渡河环绕,这是一个天然的养生休闲之地。

一、历史造就的八县村

自人类诞生以来,为了生存,一直在寻找新的生活地,一直在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迁徙已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

生活在大小山的彝族同胞,为了离开恶劣的生活环境,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许多山民从大山里搬到山外,从山上搬到山下。据媒体报道,被外界高度关注的昭觉县支而莫乡阿土列尔村被称为又一个“悬崖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2019年5月12日,村里的84户贫困家庭搬到了县城附近的安置点。又据媒体报道,杨河乡茶园村,是小凉山深处的彝族村,海拔3000多米,由于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全村人已全部自发迁出,因此成了典型的“无人村”,这是从山里向山外,从高山向平川搬迁的案例。

而让人不解的,在峨边县这座四面环山又有大渡河环绕的宋家山麓,上个世纪曾被称为天然的劳教农场也叫沙坪茶场,由于交通条件很差,关押在这里的劳教人员,是无法自己走出大山的。

据史料记载,1955年下半年,劳教所应运而生,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在这个杂草丛生、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环境下建立。

所长童立云回忆说:“那个时候非常艰苦,老一辈劳教工作人员都是从带干粮、住帐篷、喝凉水过来的”,经历了50多年的岁月,沙坪所共收容劳教人员70000余人次,当时劳教所的主要任务就是种茶树。

2006年沙坪劳教所从峨边县整体搬到眉山近郊,2008年沙坪劳教所又挂上四川省强制戒毒所牌子。随着沙坪劳教农场的整体搬迁,留下了大量的厂房、宿舍楼、办公楼,还有大片的茶林,这些资源被有眼光的承包商承包后再分别租给从其他地方搬迁而来的游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特别是亲戚间的相互转告,几年间便,峨边县其他山区以及美姑县、喜德县、雷波县、越西县、昭觉县、冕宁县、甘洛县等八个县的彝族群众便携家带口,纷纷来到这里定居,有的带着妻子儿女,有的带着父母,有的一家几十口人全部搬过来。这里也被外界称为“八县村”。国有农场搬走后,这里的管理一度处于三不管真空地带,搬来的落不了户口,新出生的上不了户口,社会治安十分混乱。

在村委会,我们遇到了第一批迁搬而来的村民阿牛古机,他今年54岁,他说他的家在昭觉县色底乡色底村,那里山高路险,也被称为“悬崖村”。2004年他外出打工偶然来到沙坪茶场,他看到这里比起家乡的条件好多了,2005年便搬迁过来,从茶场租了房子,又租了3亩地,30年的期限,才3000元,随后,老婆、儿子还有叔叔、兄弟、姐妹一家十余口都陆续搬过来了,当时户口一直没有迁过来,茗新村成立后,鲁惹书记带人帮我们出证明,免费帮我们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现在住上了新房子,有100多平米,平时还可到合作社打工挣钱,现在生活的很好,我们全家人非常感谢党和政府。

二、受命于危难之中

八县村的现状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八县村期待着有人来管。

八县村期待着命运的改变。

鲁惹史提1983年出生于峨边县杨河乡桠桠村一个贫穷的家庭,这里离县城40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山深处,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他们生活在大山,只有依靠大山生活,在山崖上、山坡上开荒种地。全家五个兄妹全靠父母种地养鸡养猪糊口,看到父母每天起早贪黑为全家生计而劳累奔波,他从小挑起了为家庭分担困难的担子,十多岁就跟随父亲到十多公里外的大山里去背竹笋挣钱,背100斤到山下可挣30元钱,他身体矮小,每次只能背几十斤。

背竹笋的岁月,给鲁惹史提留下了一生的回忆,那时每天半夜二三点钟,他就背着竹篓跟着父亲打着火把,乘着黑夜里依稀可见的星光,沿着崎岖的山路向高山上走去,深夜的大山到处黑乎乎,除了河沟里潺潺的水声就是此起彼伏的各种鸟兽叫声,有的是嚎叫,让人毛骨悚然,这里有狼、有黑熊,还有其它的动物。为防止野兽的袭击,山上的村民一个挨着一个,生怕走失一个,体弱胆小的鲁惹史提心里特别害怕特别紧张,紧紧地跟在父亲的身边,生怕走丢。他背过竹笋、背过玉米、背过萝卜,有年夏天学校放了暑假,整整一个假期,几乎每天都是上山背东西挣钱,开学时父亲奖励他100元钱让他去买新衣服,他拿着100元钱高兴地睡不着。买什么呢?他来到镇上的商店看看衣服,看看运动衣,看看皮鞋,他都想要买,可都太贵了,最终下决心买了一双16.8元的回力鞋,这是他第一次穿上布鞋以外的鞋,这鞋穿在脚下轻巧助力,走起路来如同脚下生风,非常轻巧,正是有了这双鞋使他懂得了金钱的重要,懂得了新生活的美好,为他的未来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高中毕业后,他就独自走出了大山,一个人在外闯荡。

不久,鲁惹史提就和阿成阿支彝族姑娘结了婚,在当地聘礼高昂的情况下,阿成阿支看上了鲁惹史提的真诚善良能力,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并未要很高的聘礼,这让他十分的感动,尽管婚礼仅花了1000多元,可有600元还是找亲戚借的,据说在彝族群众中,有的小伙子结一次婚,可能要还一辈子债。

婚后,鲁惹史提便离家来到了的几百公里的乐山木材加工厂打工,每天可挣几十元。他的勤奋努力,吃苦耐劳,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喜爱,他很快从一名普通工人升职到领班,直到担任副厂长。

在外闯荡多年,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但每次回家,看到村子里落后的交通、破旧的住房、落后的生活方式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他的触动很大。他常想,自己虽然富了,可家乡的父老乡亲生活的还是很艰难,作为彝族新一代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有责任带领乡亲们奔向新的生活。就这样,在外闯荡了8年的他,毅然辞去了收入可观的副厂长的职务回到了家乡,他的举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欢迎,让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

2014年,经上级决定,由峨边县接管沙坪茶场所在地的“八县村”,31岁的鲁惹史提被选派为代管点的党组织负责人。从此“八县村”结束了三不管的历史。

2017年,峨边县正式批准成立了新林镇茗新村两委会,鲁惹史提成了茗新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建在老茶场场部街边处,是临时搭起的几间楼房,房前挂起村委会村党支部的牌子,门前竖起一面国旗,散聚多年的群众终于找到组织,看到了希望,他们再也不是没人管,被人看不起的游民了,他们是成立于21世纪20年代茗新村的第一代新村民,这些天每个村民的脸上都是挂满笑容。

鲁惹史提尽管当了几年的领班、副厂长,但当村书记还是头一回,没有经验的他自担任书记后,连续几个月从早到晚深入到每家每户走访了解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许多在这里出生的孩子没有户口,当务之急是帮助全村的移民把户口迁移过来,他及时向县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由政府组织牵头成立班子,到各县免费为全村人办理了上户和户口迁移,给村民们吃了一颗甜蜜的定心丸,那些天许多村民抱着酒要请鲁惹史提喝酒,他笑着说,“好日子刚刚开始,以后再喝酒吧。”

自从他结婚外出打工后,母亲年迈体弱,家中兄妹又多,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了妻子阿成阿支的身上。自他回到了身边,阿成阿支本以为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了,谁知,他比以前更忙了,有一次女儿生病住院,他除了早晚去看一眼没有陪过女儿一天。女儿出院那天,他早早地回到家,看到一家人都在,他忙问女儿,“雨鑫,你生病了,爸爸没有陪你,你不会生气吧。”小雨鑫睁大眼睛说:“爸爸,我知道你很忙,妈妈说你是大家的书记,每天都在为大家忙,同学们说你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说,“你说的对,我为大家忙是我应该做的事。”他又问,“雨鑫,那你知道我们村为什么叫茗新村吗?”女儿想了想说,“我知道,茗是茶叶的意思,也是光明的意思,是对茶场的纪念,新就是新的生活,新的时代,新的风貌,茗新村就是明星村,对吗爸爸?”鲁惹史提一家人都满意的笑了。

三、阻断贫穷 让知识回归

据媒体报道,四川小凉山沙坪茶场,原是废弃的劳教农场,现聚居着2500名左右的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同胞,其中四分之一没有户口,超过300名适龄失学儿童。他们不享受任何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贫困、失学正侵蚀着他们的下一代。

过去的几年,这里超生严重,在多数彝族同胞的传统观念里,如果不生一个男孩,是被别人瞧不起的。在这里,每户的孩子数量都在3—9个,很多都没有上户口,也无学可上,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家庭才把孩子送到山下学校读书。

12岁的苟吉莫呷呷带着2岁的弟弟上山采茶叶,弟弟苟吉胡杰7岁、苟吉石杰6岁,这三个孩子都没有上学。

47岁的阿若石加,七年前从大凉山美姑县搬到了沙坪茶场,大女儿已经嫁人了,还有7个孩子,四个孩子在这里出生,所以没有户口,这7个孩子都没有上学。这就是2016年现实的沙坪茶场,也是当时的茗新村真实的写照。

鲁惹史提经过连续几天的走访,在全村的自主移民户中,有200多名适龄儿童没有上学,使他如负重山,胸口堵得慌。黄昏,他坐在屋前的一块石头上,望着天上的繁星,听着大渡河的涛声,再看看那一栋栋村民小屋里亮出的灯光,灯光下依稀可见孩子们在屋内追逐打闹的情景,他心情难以平静。

他在大山里出生,在大山里长大,他很清楚,父辈们多数不识字,是文盲,怎么可能去关心下一代的教育。他心头一亮,对啊,我们要发展,要富裕,必须重视教育,不能让新一代的孩子再穷下去,现在已是5月份了,9月份又是孩子开学的日子,必须让这些孩子们在9月份全都有学可上。他一下子从石头上站起来,走进房间在灯光下奋笔疾书着《茗新村失学孩子情况报告》,报告里详细讲述了孩子们失学的现状原因,提出了办学校的希望,他改了一遍又一遍,等他工整抄写完毕,窗外已露出了亮光,山村的大公鸡轮番鸣啼,仿佛吹响了前进的奏鸣曲。

他的报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立项后他又连续跑资金,联系施工单位。然而,他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板房学校的选址在一位外来搬迁户租用的土地上,他与承包商签订了30年土地出租合同,他不愿把土地转让出来盖学校,而且白天躲着不见人。鲁惹史提三番五次到家里做工作,有天晚上直到十一点多了,这位村民才慢吞吞的走回家,在他坚持不懈的劝说下,这位农户终于同意了出让土地。

2016年,又是一个金色的9月,茗新村板房小学终于在鞭炮声中开学了,这位村民的孩子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走进了新的板房学校。

鲁惹史提带我们来到了沙坪茶场原地右侧的板房小学。今天是周末,板房学校里没有孩子,蓝色的板房教室里三面相连,能容纳200多名学生,校园的广场高高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仿佛看到了背着书包带着笑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孩子们走进教室快乐学习的情景。

站在老村委会所在的平坝上,向山下眺望,一个施工工地的塔吊正在忙碌的施工。鲁惹史提告诉我,那是县里投资修建的新学校,四层高,300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还有现代化的操场、体育场,占地大约10000平方米,学校的设备和学生的课桌凳子也将是最好的,这里将是最好的学校。在村委会广场左侧,已修建好了一所美观的幼儿园,瓷砖地面,落地式的玻璃门窗,红色的屋顶,彩色的墙壁,室内铺着五彩的塑胶垫,里面摆满了各种玩具,宽大舒适的环境将让茗新村的孩子们一出生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村民一起开坝坝会

四、挥别过去 搬进新居

历史的原因,大小凉山山区彝族群众居住的房子大都是泥巴土坯房,光线暗、房层矮,漏雨透风,不坚固,容易倒塌。2017年,茗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824人,贫困户住的房子大多数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旧宿舍,多数早已成了危房,为了消除村民们的居住安全隐患,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鲁惹史提又奔跑在争取村民住房的道路上。在县里的支持下,于2019年3月,茗新村正式启动了集中区建设项目。集中区规划修建153栋新房,其中10户是彝家新寨,143户是异地扶贫搬迁户。

在鲁惹史提的陪同下,我们走进了茗新村特有的廉租房,人们大概不会相信,这里的廉租房不论面积大小,租金仅有5元钱,这是为什么?他告诉我们,这是我们村对不符合住进集中安置区村民的特殊政策,收5元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村民们牢记这房子是国家的,是集体的,这房子只有居住权,没有支配权,你必须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政府支持下建起自己的新房。

说话间我从旧村委会旁一条陡峭的水泥路来到坡下相连的几栋砖混结构宿舍区(原茶场的宿舍楼),原来这路是他们新修的连户路,全村每家每户都是用水泥路相连,下雨天再也不用踩泥巴路了。

鲁惹史提敲开了第一栋路边一楼的一户人家,一位约四十岁左右的彝族妇女为我们打开门,突然间她的身后拥来一群小孩,女主人热情请我们进屋,原来这些孩子都是她的孩子,一共有7个,小的2岁,大的10岁,还有一个三胞胎。房间是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典型的户型,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约有100平方米,屋内有沙发电视。说话间,一位精干高挑的四十多岁的彝族中年男子走进房间,头上缠着黑色的头巾,古铜色的方脸,眉宇间透着智慧,看到我们,脸上充满了友好的表情,他与鲁惹史提用彝语交流。

原来这位男子就是这家的主人,他是2018年经人介绍从美姑县搬迁而来,因不符合集中安置区的居住条件,村委会便安排他们住进了这栋廉租房。他非常感谢政府,他说他们之所以搬到这里来,就是这里的干部好、条件好、政策好,我们刚搬过来,政府就帮我们上了户口。他是一位毕莫文化的传承人,这种职业在彝族同胞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每家每户遇到红白喜事、盖房、生病等大事、重要的事都会请毕莫做法事,祈求平安。他刚做完法事回来,手里还拎着鸡蛋、腊肉,说话间,他从这间房走出去打开了楼道对面的一套同样大小的房子,他说这也是他们家的,原来他们有两套房子,两套加起来约有200平米,很显然刚才那套房子是宿舍,这套房子是生活区,这边的房子用作伙房、饭厅,厨房里有冰箱,打开冰箱,里面有蔬菜、肉、鸡蛋、水果,水泥瓷砖的灶台放着一个电磁炉,他们已经告别了烧柴禾做饭的历史。鲁惹史提自豪的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村民全用电烧水、做饭,因为我们地处大渡河,全县电力充足,我们的民用电每度才两毛八分钱,我想这可能是目前最便宜的电价了。一间房子用作库房,里面堆满了玉米,阳台上挂满了腊肉,一间房子做饭厅,摆放着一个四方形的餐桌和凳子,看到的这一切说明,这家的经济状况不错,毕莫的职业不但受人尊敬,而且有丰厚的收入,每次做完法事,主人们除了送鸡鸭蛋肉礼品外,还会给200元左右的酬金。

沿着连户路,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走进了新建的彝家新寨,这是傍山依水建成的一栋栋独立的庭院。红色永远是彝族的精神象征,火把篝火已成为彝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首先进去了洛格黑石的家,彩色的地砖、现代的沙发,各种电器齐全,铝合金窗户,实木门,房前的一块空地里种着各种鲜花、小白菜、萝卜、土豆、小葱。她年仅27岁,2013年从美姑县搬迁而来,一层的独立庭院,洁白的墙壁,洁白的瓷砖,电视机、冰箱、空调一应俱全,室内很干净,没有一点杂物,沙发上躺着两个孩子,盖着毛毯。她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了,大的3岁,小的出生仅27天,原来她还在坐月子。在北方,女人生孩子要满一个月才能下床沾水干活,要特别注意保养身体,可她却笑着说,我早就下地干活做饭了。她的丈夫已到陕西一个电力工地打工了,听说收入很可观。接着我们又参观了两户人家的新房,一样的电器齐全、一样的卫生、一样的充满现代生活的气息。

村民吉达加加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今年64岁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很高兴。以前住在冕宁,听亲戚说这里有地有茶叶,就来了。去年异地安家,不仅路通了,家里有电、有水,看病不要钱。”在我们短短的一天采访中,我们从每个村民的脸上、眼中都看到了对新生活的满足与幸福。

站在彝家新寨的村口,远远望去,一栋栋新房掩映在绿色的梯田绿树之中,有山有水,路畅电足,空气新鲜,随行的几位朋友感叹,这里的人民真幸福,他们享受的才是真正的廉价的山村别墅。

五、新时代,新风尚

历史的原因,彝族同胞世世代代居住在大小凉山的深山老林,原始的生活方式与时代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新中国的成立,使他们一夜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历史的这一课是必须要补的,尽管他们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观念的落后、思想的落后、教育的滞后,一些落后的习俗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彝族同胞的生活质量。

峨边县委新的班子提出了移风移俗的战略,要带领全县村民和旧生活方式告别,提出了吃饭要从地下坐到桌上,睡觉要从火塘旁到睡到床上,每个人要养成勤洗衣服、勤洗手的习惯,自觉做到五洗,即洗手、洗脸、洗锅碗、洗衣服、洗澡,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带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新生活。

当我问鲁惹史提,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他说最大的难度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硬的不行,软的不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如果太着急会激化矛盾。我问,在网上看到一张他强行帮一位中年男子洗澡的照片是怎么回事。他爽朗的一笑,他说这件事很搞笑,这个村民40多岁,从甘洛县搬迁过来的,他几年没有洗过澡,远远的就能闻到他身上的一股难闻的气味,对身体也不好,我三次到他家去动员他洗个澡,给他讲长期不洗澡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对你的家人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你身上的气味很难闻,其他人都躲着你,政府号召我们做到五洗,你必须自己洗澡。可他每次总是嘿嘿一笑,以各种理由来搪塞,这件事被乡亲们看在眼里,有人打赌如果这个村民洗了澡,他们就请书记喝酒。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鲁惹史提和二位村委会的成员到了这位中年男子家中,在院子的大盆里放满了热水,三个人一边开玩笑一边帮他脱了衣服,把这位村民按到水里帮他洗了个澡,谁知道一大盆水变成了黑水,洗完澡中年男子一下子变白了,他也感到身上清爽了,又是嘿嘿一笑“洗澡真舒服”,从此全家人也养成了自觉洗澡的好习惯。

鲁惹史提说,在基层工作仅靠苦口婆心是不够的,管不了长远,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治理战略,就是要做到共建共治共享,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作为城乡社会发展治理的主力,让他们发挥好主动参与乡村发展治理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用制度做保障,用制度约束每个人的言行。

在鲁惹史提的带领下,经过村民的民主协商讨论,建立了《茗新村积分超市》管理办法,明确了积分管理、积分回报,参加集体活动、带头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支持本村发展、移风移俗、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参加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新风发展生产、文明家庭、邻里友好等20多项内容。同时又制定了《茗新村村规民约》,要求努力践行卫生文明新风,对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努力践行勤俭节约新风,要求红白喜事不大操办,不相互攀比不铺张浪费,要积极创业,摒弃“等靠要”克服“慵懒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奋致富,自觉用法,遇事用法,远离“黄赌毒”,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坚决抵制聘金、礼金双高,坚决拥护上级党委的政策决定。在新风建设中积极发挥好德古的作用,协助村委会主动协调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目前全村已建立了由七人组成的德古队伍。

今天茗新村的居民,不但住上了新房,而且改变了观念。新的社会主义道路新风尚正在形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已深深体现在每个人村民的生活之中,新的时代风尚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六、双手描绘幸福路

贫穷的根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贫穷的标志就是人均收入很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让十四亿中国人民都能吃饱穿暖有房住、有学上、有病可医,这是扶贫攻坚的根本目标。贫困地区基本处于老少边穷地区,大小凉山的贫困县数量最多。

2019年峨边县成功摘除了贫困县的帽子,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这是划时代的里程碑。离开村委会,车沿着新修的盘山公路继续向山顶而行,我们的目的地是山顶上的老村委会,车在一座座彝家新寨中穿行,尽管已是骄阳似火的五月,头顶上太阳越来越火辣辣,可能是山高风紧的原因,一阵阵凉风从车窗外飘进来,使人感到一种凉爽,车在盘山公路行约十多分钟,在一片低矮的树林前突然停了下来,路边是李子林,鲁惹史提领我们走进了李子林,我们站在山坡下向山上望去,眼前是一片看不到边的果树林,站在树下,不高的树干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绿色的果子,足有二三公分大,他说这是2017年通过与县惠康农投公司合作,进行土地流转种植的400亩李子树,今年是第三年,已全部挂果了,这是新品种李子树,树矮果优,李子树叶繁枝茂、果实累累,我们可以想象再过一段时间李子成熟的丰收景象。

我们返回公路上,鲁惹史提带我们来到李子树林旁左边的一片长着绿色植物的土地,告诉我们,这是名贵药材白芨,已种植了800亩,药用价值很高,经济价值也高。我们的车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前行,转过几道山梁,眼前又是另外一种景色,路右边的高山上是一片连成片的松柏树林,还有高大的桐树,营造着一片绿色天地,路的左侧是高低错落的梯田,梯田里是开满黄色花朵的滕树,一米多高的树枝依附在竹子搭起的支架上,这是金银花地。今天是星期六,孩子们放假,也随父母来这里劳动,金银花地里活跃着几十名穿着彝族服装的妇女和孩子,每人身上背着一个竹篓,正在采摘含苞待放的金银花蕾,在这忙碌的人群里,我看到了一位戴着米色太阳帽,穿着白色裙子,橘黄色格子上衣的小女孩,我们一行不约而同的来到她的面前,小女孩还有些害羞,脸红红的低着头采金银花,在我们的追问下,她用普通话告诉我们她叫美姑,今年7岁了,小上学一年级,她是跟着妈妈来的,还有两个哥哥。这时她的妈妈阿尔美石古放下手中的活走了过来,她40多岁脸上充满了阳光,很健谈,指着旁边大一点的男孩说,这是红珠今年15岁,上初一了,小一点的男孩叫小春,今年9岁了,上三年级,他们一家6口人住在茗新村一组,150多平米的新房子,通过东西部扶贫帮扶政策,为当地村民解决就业岗位,丈夫去浙江打工,家里养了三头猪,可卖近万元,土地流转7亩土地,每年有几千元的流转费,她平时可到种植企业打工,每天可挣100元不等,平时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不用出远门,今天是周末就带这三个孩子一起摘金银花,摘一斤8元钱。我看着他们的小竹篓,妈妈的最多,大概有三四斤,妹妹的最少也有二斤多,他们加在一起也有十多斤,才二个多小时他们就可挣100多元了,妈妈说过去我们只知道在地里种玉米种土豆,在地里辛辛苦苦干一年,一亩地也挣不到100块,还是书记好,村委好。

一家四口摘金银花

看到这一家四口采摘金银花的一幕,我们都感到很欣慰,新的政策,新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彝族人民的命运,他们真正告别了过去一生只知种玉米种土豆的历史,这就是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让妈妈领着三个孩子站在金银花树下,我们纷纷拿出手机,为他们一家人拍下这珍贵的镜头。我们知道,茗新村多数远道而来的村民来到茶场后,都是与承包商签订了30年土地承包协议,他们不懂经营,挖掉了茶树种上了玉米、土豆,他们认为只要有了玉米、土豆就有了吃的,他们把这两样农作物视为命根子。鲁惹史提说,早在2017年进行土地流转时,多数群众不理解,也不支持,他们怕土地流转后又失去了土地,更担心不种粮食种其他的东西亏本,挣不到钱,那些天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大会小会进行宣传动员,接着又组织村上党员干部和骨干开车到峨边以外的地方去参观学习,看看人家是怎样发展农村经济的,接着村干部带头党员带头进行土地流转。

短短的三年时间,村民们真正转变了观念,终于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主动参加土地流转,主动到合作社打工。

离开了金银花地,鲁惹史提带我们来到正在施工的工地,这里已盖起了四栋宽大的厂房,工人们正在忙碌的装修,他说村上已建了1200亩的中药材基地,我们不能仅靠买原料,我们必须提高药材的附加值和经济价值,这是东西协作项目经费支持新建的中药材加工厂,我们这里气候好、土质好、水质好、药材质量很好,我们要加工成高质量的药品,要打响茗新村药品的品牌。

鲁惹史提自豪的说,我们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西部协作扶贫的100万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启动资金投入,企业每年给村上返5万,到2023年全部返还本金,目前村委会已有10万元的集体资金了。

土地流转10年,每亩地补偿300到350元,还有企业的收入分红,每户农民每年可增收五千到一万元,农民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老茶场旁的一栋旧办公楼前,我们遇见了一位长得清秀,充满灵气的年轻妈妈,她叫沙玛阿玲,才25岁,是从美姑县迁来的,2016年和大她3岁的黑米曲杰结了婚,现在已有了2个孩子,她初中毕业算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们的新家在山下的彝家新寨有150平米,为了养殖的方便,他们便租用这里的办公房,在楼房右侧的空地上,他们专门修建了养殖场,我们走进了约有一百多平米的养殖场,这里养着4头大猪4头小猪,还养了4头牛。她说今年的猪肉价格高,每年黑猪肉可卖30元一斤,白猪肉20元一斤,每头牛可卖七八千元,这样算下来,他们养殖的这些猪牛可卖三四万元。

我们在阳光下行走了三四个小时,直到12点多,鲁惹史提领我们来到茶场边的一个农家乐,这里有一个大水塘,水塘里养着鱼,农家乐的主人叫尼里乌了,三十来岁,长期在外打工,见多识广,前些年见茶场搬走了,他认为这是商机,便承包了这个鱼塘,鱼塘四周修缮后可供人们乘凉垂钓,新修的房子用来开茶楼餐厅,不一会主人为我们端上了香喷喷的水煮鱼“这是鱼塘里养的,很新鲜”,主人很热情,一会又端来了坨坨鸡肉,清炒豆角,这也是他们自己养的,自己种的。这里视野开阔,坐在这里用餐品茶还可领略山下的美好风光。

午餐后,我们又走进了原沙坪茶场大门,这里的两扇铁门已锈迹斑斑,院内长满了荒芜的杂草,办公楼上“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口号依稀可见,尽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但院内一颗颗高大挺拔的松树、桐树是茶场的历史的见证和记录者,那些水泥楼房已经有些倾斜,有的已成了危房。

俗话说得好,山高水长,尽管茶场选在了这个高山之上,但这里水源却非常丰富,山上有多处泉眼,多处水塘,这里的群众饮用的是真正的纯净山泉水。

一个时代结束了。

一个新的时代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2017年茗新村正式成立。沙坪劳教农场,沙坪茶场都成为了茗新村的历史。

2018年村委会搬到半山腰的新建的办公楼。

在沙坪茶场老街区刚刚竖起的一组不锈钢宣传栏前,在“扶贫、康养、度假”的通栏标题下展示了未来的规划,这里将会建成滨水康体养生区、多元融合示范区、中药材产业基地。一张沙坪茶场的组团图,未来的规划中,显示了教育城、文创街区、彝家新寨、生态休闲四个功能区。

在这海拔1100米至1400米的高山之上,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雨水充足,彝族文化氛围浓厚,57年老茶场的历史也为这里的新一轮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讲到未来茗新村的发展与前景,鲁惹书记特别激动,特别自豪,昔日谈村色变的八县村,如今已真正成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产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明星村”。

我们期待着明天更美好,期待着茗新村成为新时代彝家儿女幸福的乐园。

【作者简介】郭中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四川散文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