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四川日报第13版

最近,巴中市通江县烟溪乡烟溪沟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拓宽硬化了3.7公里村社道路,一举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与“运输难”,还解决了全村220多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全村102户农家也通过危旧房改造,让自家住房焕然一新。

巴中市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田涛带领村民修建院户路。

这番变化,离不开扶贫干部田涛的努力。2015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巴中市税务局派田涛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让地处龙虎山中的这个贫困村找到致富路,他多次攀陡岩,钻密林,实地踏出了“山上养牛羊、山腰种果茶、山下养畜禽”的发展构想,并与村社干部形成共识——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全村骨干支柱产业及农户庭院经济,这几年见到成效后,田涛“拓荒牛”的名声越传越远。

田涛的故事正是四川1700多名税务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扬决定,四川省税务系统16个单位、包括田涛在内的21名同志上榜,数量在非主责部门中排“第一方阵”。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税务系统聚焦“百县千村十万人”脱贫任务,全面展开“总体战、突击战、阵地战”,把税务人的初心使命、忠诚担当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牢记最大政治责任 

举全系统之力打好“总体战”

位于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牌坊村9社山沟沟里的税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最近又迎来了一次分红:贫困户204元,非贫困户74元,这些钱全部来自合作社的肉牛销售。5年前,在四川省税务局、平昌县税务局等部门联合帮扶下,这个合作社成为牌坊村建成的第一个集体经济,迄今仍在造福村民。

一直以来,四川省税务系统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举全系统之力打好“总体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各级党委主责、分管领导主抓、相关部门主推、驻村干部主帮”四位一体、省市县三级税务局联动格局,省局党委多次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一把手”和班子成员长期实地调研指导扶贫工作。

“布好局”的同时还要“组好队”。四川省税务系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大力支持驻村驻点扶贫干部沉下去、扎实干,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近年来,涌现出“50后书记”殷启雄、“扶贫局长”张茂林、省先进工作者陈旺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用实际行动和赤诚奉献塑起了税务扶贫干部群像。

金阳县税务局干部到该县高峰乡为贫困户送温暖。

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四川扶贫时间紧、任务重。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税务系统参与帮扶贫困县88个、帮扶贫困村610个、贫困人口13万人,覆盖面分别为全省的100%、5%和2%。为了让扶贫与税收工作两不误,不少税务干部“白天到村里扶贫,晚上回局里上班”。全省各级税务机关党支部下沉贫困村,广泛开展支部共建“结对子”1759个,打造“永远不走的税务脱贫攻坚队”。组织动员全省税务系统党员干部走村入户认“亲戚”,面向社会发起“我在深山有远亲”公益活动,凉山、甘孜、阿坝等地税务局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做到了“全覆盖”。大力推动消费扶贫,坚持组织采购和个人认购“两条腿”走路,以购代扶2212万元。疫情发生以来,仅省局机关就带头购买扶贫农产品50余万元。

投身最大民生工程 

下足“绣花”功夫打好“突击战”

过去一段时间,凉山州会东县铁柳镇三村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烤烟,但烤烟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户难免遇上“天公不作美”。

2016年起,会东县税务局结合三村村实际,大力发展当地适宜的、稳定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巩固提升打下基础,不仅种植了突尼斯软籽石榴600亩,真正实现了“一村一品”,还加强技术培训,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并新增发展了1200亩秋豌豆,多元产业让贫困群众增产增收有了保障。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脱贫攻坚“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四川税务系统认真学习领会,牢牢把握方法论,凝心聚力打好“突击战”。

打好基础“突击战”。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欠账等原因,贫困地区住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尤其凉山彝区,脱贫更是要啃“硬骨头”。四川税务系统痛群众之所痛,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首位,参与改造村居住房面积68万平方米,修建村组道路2862公里、便民桥131座。在当地,群众把这些路和桥叫作“税务路”“连心桥”。

打好扶智“突击战”。坚持“输血”扶贫、“造血”扶贫两手抓,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办农民夜校、送法下乡等培养新型农民,增强“我能富”发展能力;运用绩效管理、数字人事理念,指导当地开展村民积分制管理、村民道德“五星”评比,增强“我要富”内生动力;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村建立幼教点、文化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场所419个,资助贫困学生13072人。

同时,不让贫困家庭孩子缺少“临门一脚”,一些驻村税务干部开办起了中考、高考义务辅导班,或者当起免费“家教”,村子自此走出多年来第一个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的学生。甘孜州炉霍县朱倭镇杜柏村第一书记姚俊福便是例证,他连续开办3期公务员考试辅导班,21名孩子先后考上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实现考上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当地群众纷纷称赞他“扶贫扶到了心窝上”。

抓住最大发展机遇

发挥税收职能打好“阵地战”

“现在我每月在公益性岗位工作,有固定收入800元,还在市税务局的支持下种植了枇杷,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说起最近几年生活的变化,雅安市汉源县唐家镇羊山村贫困户杨从轩忍不住要提及雅安市税务部门的“亲戚”。

这位“亲戚”是杨从轩在当地税务部门组织的“党员认亲”活动上结识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户需求,雅安市税务部门有计划地安排党员干部轮流到帮扶村开展调研,并探索出看、问、试、测、查、嗅、访“七字诀”工作方法,组织党员开展“问需求、解难题”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村,把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到户,杨从轩们由此受惠。

发挥税收职能,也是四川省税务系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题中“应有之义”。据悉,为兑好税收政策“红利”,落细落实国家税务总局“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要求,四川省税务局加大了对110项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开展政策落实情况督查,确保政策“不打折”。同时,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优化税务监管方式和纳税信用管理,护航“四川扶贫”全国首个公益标识和“大凉山”等优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走出去、响起来。

“磨破了嘴皮子、踩穿了鞋底子、翻烂了小本子”,这是四川税务人投身脱贫攻坚的常态,他们深入研究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和当地实情,一户一策、一村一策、一地一策,推动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一体发展、良性互动;他们培植壮大了青花椒、苦荞、莲藕等特色产业项目387个、产业链企业531家,“税丰养牛场”“宝鼎山粉条”等成为地方示范项目;同时,他们还借助信息优势,推动“知名百企进千村”,让贫困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至5月底,四川省税务系统已参与帮助41个贫困县“摘帽”、538个贫困村出列、12万余名群众脱贫。

图片由四川省税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