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寇敏芳

【工程名片】

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

2015年,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启动实施,2017年汛期投入使用。该治理工程采取固源、拦蓄、停淤和排导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修建4座拦挡坝、1座谷坊坝、加高原防护堤、新建防护堤等工程。

工程建成后,大大降低了泥石流灾害对下游的威胁,有效保护了下游沿线及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800余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底,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装上了全景摄像头、泥位计和雨量计,实现智慧化赋能,将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效能。

【现场看备战】

位于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的黄洞子沟是每年汛期的防灾重点。黄洞子沟的上游是大光包滑坡,是“5·12”汶川特大地震触发的最大规模滑坡,松散的砂石堆积在滑坡体上,过去十多年,遇到暴雨都会发生泥石流灾害。

最新的气象水文预测显示,今年汛期绵阳市地灾发生风险高,防控难度相较往年更大。对于黄洞子沟来说,防灾压力又增加了。

6月29日,记者在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发现了几个防灾“秘密武器”,看它们如何发挥作用?

安上“千里眼”24小时不间断监测

从黄洞子沟沟口前往上游,一路都是碎石,车可勉强通行。在下游,泥石流拦挡坝露出坝头,库区已被砂石堆满;在上游,拦挡坝已被砂石掩埋,防护堤和库区连成一片。

“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投入使用的2017年汛期,就发生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安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刘升阳告诉记者,在一次强降雨中,80多万立方米的砂石物质被冲入沟道,4座拦挡坝全部淤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而在2013年,同样规模的泥石流灾害冲出沟道涌入安置小区,导致100多人受灾。

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如同一个充满肌肉与力量的“巨人”,拦住了大光包滑坡体的砂石,守护了下游群众的平安。但3年时间里多次遭遇暴雨,“巨人”已经伤痕累累,拦挡泥石流的能力有所下降。汛期来临前,安州区已组织专家踏勘,修复2号坝下受损护坦,使其恢复了一定拦挡防灾能力。

仅仅工程修复还不够。为了给“巨人”赋能,更好备战汛期,去年底,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装上了3台监测设备,分别是全景摄像头、泥位计、雨量计。在暴雨来临时,雨量计可以收集实时雨量信息,泥位计会探测沟道泥位的高度,将信息传输到省、市、区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平台上的操作员只要发出指令,全景摄像头就可以旋转它的“眼睛”,将沟道实时的影像传回指挥中心。“如果雨大了,我们可以通过摄像头第一时间看到沟道的状况。”绵阳市地质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毛春节说,摄像头有夜视功能,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第一时间掌握沟道危险信息。

武装“智慧脑”依托北斗导航系统打造

如果说全景摄像头是“千里眼”,泥位计和雨量计是感应器,那么它们背后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平台就是“智慧脑”。

这个“绵阳造”平台依托北斗导航系统进行打造,可以对地灾隐患点进行24小时在线监测。记者在平台上看到,隐患点一旦出现异常,监控大屏幕下方就会弹出一个红色方框,醒目地显示某地发生滑坡、位移时间、次数、裂缝值及预警程度等参数。点开后,当地监测员、具体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均显示出来。目前,平台已实现了对首批176个地灾隐患点的监测工作。

在黄洞子沟所在的泉水村,一台大喇叭装在离沟口最近的安置点,直直地立在小广场上。“平台可以连接村里的大喇叭,通过提前设置,无线传输,能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广播进行预警。”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副所长马银国说。

“配合自动化的监测预警设备,我们进一步完善了防灾监测员体系,给防灾加上了双保险。”高川乡副乡长龚芮告诉记者,一旦沟道有降雨,地灾监测员将第一时间获得雨量信息,乡镇也会根据信息进行更加科学的判断,指导地灾监测员现场核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及时组织群众撤离。

【备战“云监工”】

用好科技防灾新手段

为最大化体现科技防灾效果,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在完善科技防灾管理流程,在培训、响应、处置、反馈等各关键环节上建立闭环式运行机制,今后将率先在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应用实施。

此外,绵阳市计划引入依托于北斗系统的“天眼识别体系”,构建一套基于“空-天-地”多源立体观测的“普查-详查-核查”地质隐患早期识别体系,用科技手段提高地灾隐患调查的精度和广度。此举有助于更清晰了解大光包滑坡隐患点变化情况,为黄洞子沟泥石流的防范与治理提供参考。

除了利用好科技防灾的新手段,也要进一步发挥黄洞子沟泥石流治理工程防灾效果。安州区自然资源局将有针对性地组织清淤工作,腾出部分库容,应对汛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