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唐子晴/文  仁和区融媒体中心 阳佳朋/视频

这个假期,家住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纸房村的陈文凤有点忙。

6月28日一早,陈文凤准时走进中坝乡政府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准备整理脱贫攻坚资料。“因为疫情原因,学校还没开学,除了上网课,剩下的时间帮家乡多做点事。”去年,大纸房村考出两个大学生,陈文凤便是其中之一,见证和参与村上变化,陈文凤称“想‘反哺’家乡”。

(苏波 摄)

“爸爸2003年去世,妈妈不识字,独自拉扯我们兄妹4人长大,最常跟我们说的就是不能再让我们吃没文化的苦。”陈文凤回忆,家里最困难时,上5年级的大姐只得辍学在家分担农活,为此母亲陆洪芬总觉得亏欠。

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后,陈文凤兄妹3人在教育扶贫政策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继续学业,考取大中专院校,“每年开学都会收到帮扶人1000元的生活费,村上的帮扶一年总共有三四千元,往返的车票也会提前买好。”现在,学习护理专业的二姐陈文英即将开始规培,弟弟陈文龙中专毕业后选择参军入伍,而陈文凤也在2019年考取西华师范大学,一家人彻底摆脱了贫困的桎梏。

“以前在镇上上学,周末回家要走1个小时,背着书包走得脚板直疼,现在有了接送学生的‘专车’,很方便。”陈文凤告诉记者,村上重视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不仅让更多孩子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苏波 摄)

抓教育是大纸房村脱贫攻坚的长久之计。近年来,大纸房村积极寻找适宜的发展路径,发展生态农产品种植和乡村旅游,村民开始种植樱桃、芒果、桃子等经济作物。“发展产业,一靠观念革新,二靠示范户带动,而村里的孩子们是新生力量,他们有了知识,一方面能够借助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可以把新的观念带回家中,为村上发展出谋划策。”大纸房村第一书记任晓钧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除了全面享受国家教育普惠性政策外,村上还及时办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和雨露计划等特殊政策。去年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任晓钧和同事一路敲锣打鼓,把陈文凤从村委会送回家,“可能很多人觉得夸张,但是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村上的村民都重视教育,尊重知识。”

为了让更多家乡学子走入知识殿堂,陈文凤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师范专业,“我是村上帮扶出去的,有责任帮助村上和我一样的孩子们,为我的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在假期里,陈文凤腾出时间,来到中坝乡中心学校为即将面临毕业考试的学生们加油鼓劲,“永远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句话的内涵不会变。”

(苏波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