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陈松 寇敏芳 郝飞

“我就是要试一试,土里面究竟能不能刨出钱来!”6月12日,在眉山市仁寿县农民工服务中心,个头不高的陈骁瞪圆双眼、一脸坚毅。

38岁的陈骁在当地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返乡创业青年”。2015年,陈骁回到家乡仁寿县曹家镇水星村带头种植梨树,在他的带动下,全村从没有一棵梨树发展到到如今3300亩梨园,一个水果产业雏形已在水星村扎下根基。

谈及创业经过,陈骁说,当初因为家里的事回到家乡,见到村里的状况让他有种“心头一紧的感觉”:村周围的山丘90%是茅草丛生的荒山,全村年轻人全部外出,留守的老人无所事事,用打长牌消磨时光。

“我就不信这方土留不住这方人!”陈骁说,自己的父母也是农民,过去几十年围着这一亩二分田也刚刚过了温饱,“但我就不信这个邪。”

陈骁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专科毕业后,一直在家乡外工作,做过工地,开过汽车服务连锁店,也积累了一些财富。回乡创业该做什么?陈骁最初想的是利用荒山搞绿化。他把这想法给时任镇党委书记的黄勇一商量,黄勇将这几年考察思考的产业发展思路同陈骁“对撞”,最终决定发展品质好、耐储存的梨子品质“六月雪”。

2015年,陈骁种下第一片200亩梨树。从此以后,他就吃住在果园边,把这片果园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育。一个白生生的后生渐渐变成了黑黝黝的汉子。没有技术怎么办,黄勇帮他请来农技人员手把手教,果园需要灌溉,陈骁投资修建微水池。两年后初挂果,市场非常认可。这让陈骁信心大增,决定“挽起袖子加油干”,随后成立农业公司,追加投入。五年来,他相继投入近千万,公司梨园面积扩大到800亩。去年,他前期栽种投产的200亩梨树产值已达60万元。

陈骁的示范在村里产生良好的影响。在镇上的引导下,该村将梨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村里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千农禾合作社,发展2500亩梨树种植。陈骁也忘不了带动大伙一起奔前程,他与村上主动联系,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80万元入股陈骁的公司,2019年村集体就分工5.65万元。陈骁“筑巢”引来“凤凰”,该村年轻人看到回乡也有奔头,也纷纷加入陈骁的事业。“目前,本村在我公司打工的年轻人有40多人。”陈骁说,自己的公司常年务工者有近200人,既有青年人也有年长者,“都是本乡本土的。群众有活路干,过去那种无所事事的现象自然就逐步消失了。”

“只有努力奋斗,才有幸福生活。”这是陈骁这几年来创业的感悟。因为优秀,去年,陈骁被党组织吸纳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