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自总理点赞临时占道经营后,地摊经济彻底火遍大江南北,全国多地都随即放开政策,相关新闻也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其中,有些让人眼前一亮:从私家车摆摊到五菱推出专用售货车,地摊的形象和涉及产业变化万千;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昔日与摊贩“不共戴天”的城管,现在竟然主动打电话请商贩摆摊,甚至有的地方城管局门口都被占领了;还有的让人不适:地摊经济刚火,就有夜市出现问题被停业,现场垃圾堆积成山……这些变化,有些或是积极的转型,有些却是着实的变味,让人不禁担忧:地摊经济,是否会陷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循环?

其实,成都允许占道经营后能迅速增加十万就业、个别摊主大赚一笔,就能看出地摊经济本身是有双向需求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听一听路边接地气的吆喝、再尝尝各色小吃,何尝不是凡人追求的生活?而另一端的摊贩,作为缺少创业本钱、最脆弱的就业群体,能够在这疫情寒冬,推一辆手推车,晒一手好手艺,用勤劳养一家活路,何尝不是底层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更何况受到疫情冲击,报复性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钱包变瘪的速度,物美价廉的小摊反而成为报复性消费的新出口。这些互利的方式,不美吗?

但地摊确实有“AB面”。在提供便利就业、便利消费的同时,地摊的灵活和非正规,也可能为劣质品质、环境污染提供便利,为交通出行、小店经济带来不便。也正是因为这一“B面”,这么多年城镇化过程中,大城市才会采用行政手段限制地摊。值得警惕的是,随着地摊回归,“B面”也在回归。

如今的局面,对于城市管理水平是一种考验。实现地摊经济精细化管理,就是放大“A面”的就业和消费便利,而抑制“B面”的污染便利和劣质便利。就拿成都来说,有北京的朋友误以为成都的占道经营是“占公路经营”,觉得会影响交通,颇不看好,但实际上,有谁会在车马川流间买东西呢?人行道、步行街、小区门口、沿河两岸……聚集在这些人会步行经过、有排队空间的地方,才有可能释放地摊经济便利消费的优势。更何况,成都还出台了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旨在打造地摊经济升级版,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等,甚至连太古里等高端商圈也设置了摊位,规定了相应商圈的营业内容,完美融合烟火气和现代感,小摊也摆出了艺术范儿。

所以,地摊能不能美而精,取决于管理能不能精细化。管理既要有弹性,也要有底线。一方面,认清地摊的作用界限。虽然不排除地摊经济也在形成新业态,但整体上它仍然是一种纾困政策,服务对象是最需要求生存、保就业的底层人民,因此既要避免用摊位费压垮他们,也要注意这一“优惠”主要是针对困难群体,千万别把摊位数当政绩,盲目动员全社会摆摊,反容易击垮真正的困难群体和需要付租金的小店。另一方面,要规范地摊的义务界限。政府让出“三尺地”给予摊贩便利,摊贩也要禁入“三尺地”,不要摆在路中间、公路中、盲道上,防止制造出行不便;政府让出摊位成本,摊贩更要保障品质,别让地摊经济成了劣币经济。这样有放有收的管理,才能真正让地摊经济发挥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

地摊经济,也不妨有些想象力。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地摊经济真的只能是一个救急的、临时的政策吗?其实也未必。作为最低成本的创业方式,路边摊的竞争最公平——就像小吃,谁手艺好品质好,谁就能获得口碑。前几年险些被取缔的上海街头阿大烧饼,如果不是因为口碑好,又怎能引来全网声援。最后,租不起房子的阿大烧饼在全网声援中得到了政府的帮助,终于有了栖身之所,也让一家“地方名吃”得以延续。所以说,路边摊也可能成为品牌孵化地。另一方面,路边摊带动的新模式,也可能成为趋势——高档中餐厅晚间在街边卖小吃,自我转型跨界的同时也让不同阶层的消费者有了品尝大厨手艺的机会。

真正没有未来的,是粗放、一刀切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才能守护好那份人间烟火,在危机中育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