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听两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乡村振兴。

1月18日上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2022年要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省人大代表古帮泽说,乡村要振兴,光修好路还不行,乡村振兴,最缺的还是人才。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越来越好,路越来越宽,做强乡村产业、做优乡村治理,亟需会专业技术、懂经营管理的人才。人才从何而来?不仅要注重发掘培养“土专家”,还要培育引进一批“新专家”。因此,建议具备条件的地市州增设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或在已有高职院校增设涉农专业,培养新农人。组织和人事部门可以出台专门政策,把涉农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村、镇干部的招考范围,引导这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扎根基层,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建设?省人大代表曾玉清提出了详尽的建议。

她认为首先要建立农业生产托管管理运行机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业生产托管信息平台,实现托管合同电子化、托管服务订单化;还可以制定农业生产托管地方标准、服务评价办法,实现服务评价标准化、服务监管常态化,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托管管理效能。其次,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水平和支持力度也值得关注,她认为从政府层面,应该加强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引导监管、技术技能和服务理念培训,切实提高服务实效。“还应加大对服务组织在农业装备现代化、产后储运环节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解决服务主体资金短缺、场地不足等问题。她还建议,要支持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承接托管项目,一方面要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村两委的组织优势,组织小农户对接市场化服务组织接受服务。

深化农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既推动农村居民普遍提升生活质量,也可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延伸发展。省政协委员汪洋谈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层次和水平,必须成为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从探索建立机制向促进长治长效深化,更加突出机制建设,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