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华

新冠疫情之后,面对当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连日来,允许“占道经营”的话题引发关注。前有成都“放开占道经营,窄巷子管出宽空间”,再有中央文明办“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再到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公开点赞“成都占道摆摊一个月解决10万就业”,曾经“人人喊打”的占道经营,而今实现“一朝翻身”,这彰显出中华民族城市文化之美。

“引车卖浆”古来有之,“提篮赶场”市井之景象。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进城务工者在城市的人数必将越来越多。这些务工者本人或是家属,成为构成主体的流动小商贩,他们无疑是城市中的弱者和贫者。

贫者为生存问题做点小生意,实属不易,毕竟他们要生活。而今总理都为之点赞,我们理当在城市腾出空间,让小摊贩经营,这样不仅便于管理,也有利于我们社会构建和谐氛围。

何况摊贩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可以增加GDP,可以满足低层市民的生活需要,活跃城乡交流。还可以终结城管与摊贩的“猫捉老鼠”游戏,减少城市管理者与地摊商贩之间的对立纷争。

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善待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不管他们出于何种原因迁徙到何处,都应受社会的尊重。而公共事业的管理者,必须以人性化管理作为最基本最先决的要件。

如果单纯采用“追撵”和“法禁”,不因地制宜,简单甚至粗暴执法,那么,必然是我们社会和谐之忌,不但不能治标,更难治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化和加深城市管理服务者与小商贩之间的矛盾。而小商贩只要管理得好,既是我们城市之福,也是市民生活之便。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说一座城市只有大商贩扛旗冲锋、安营扎寨,缺乏小商贩奔走的身影,那么,这座城市其实是冰冷而苍白的。正所谓——现代气息拔地而起,人文气息索然寡味。

颇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时被媒体曝光的城管打人和小贩暴力抗法等案件。当然,出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呈现之际并不可怕,也不奇怪,可怕的是在这些问题出现之时,我们社会法制、文明的及时纠偏功能仍然迟缓不前。

当前我们最需看到的是一个现代文明、现代法制的高度负责任的政府的人文善治与管理智慧;亟待为民谋利的人民公仆,及早为处于社会较低层公民能安身立命献计献策。

只有更多的城市把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的谋生路径装在心坎上,作为穷尽一切办法去合理腾让空间,管控好时间,监管好秩序与卫生,才是百姓之福,市井之安,居家之和,环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