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凘源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嘉宾

张雪梅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颖 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特级教师


周亚琼 省政协委员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意见)。

成都,作为全国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2021年9月底正式出台“双减”政策,10月8日再次出台“双减”政策2.0版,回应广大学生、家长、学校、培训机构等各方关切,而四川各地也在陆续探索。

2022年四川省两会期间,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邀请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共同就该话题畅谈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儿童作业少了,亲子互动时间变多了

记者:您认为“双减”政策带来了什么变化?在各地落实的如何?

张雪梅:“双减”政策实施后,一个变化较大的方面是家长对于教培的支出明显减少。第二是学校时间和家庭时间的有效衔接程度变高了。由于学校推出课后延时服务,低年级孩子的家长们以往到点接送孩子的焦虑明显减少。再一个变化是儿童作业少了,亲子互动的时间变多了,更多家长带着孩子出门,孩子能拥抱大自然了。以前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工作日很少看到娃儿,这半年公园里耍的娃儿明显增多。

谢颖:成都市作为全国九个“双减”政策落实试点城市之一,着重落实“双减”意见第24条“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第25条“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第26条“强化培训收费监管”。目前看来,在这三条“双减”意见落实上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走在了全省前列。为各地市州树起了标杆。各地市州也都紧锣密鼓地在推动这三条“双减意见”的落实。

我随机走访了部分学生及家长,无一例外的都感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量都有所减少,校外学科培训机构比较明显地呈大幅缩减态势。但就“双减”意见全面深入落实的目标来说,目前仅是开始,后面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需要持续较长时间上下一心、各方联动、不懈努力,方见成效。

周亚琼:“双减”变化最大的有这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锐减。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是达到80%,但就我所在的泸州已经达到95%左右。学生通过课业负担的减少,正在全方位的发展,特别是在心理健康上有明显的变化,更加的活跃,更加的开朗。

一些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记者:“双减”实施以来,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创新经验?

周亚琼:“双减”政策最终能否落地,关键在于“神经的末梢”——学校。泸州做了很好的探索,如在小学段探索“自导式”学习,“自”就是学生自我学习,主要注重课前的自习、预习和思考上,“导”就是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索各学科知识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授课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此外,在小学测试方式上也以游园式、主题式为主。

张雪梅:省教育厅组织遴选了一批“双减”学校案例,其中我们看到眉山市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眉山市东坡区整合社会资源链接校外专业人士,吸纳青年科技人才、专业院校教师、专业院团会员、“非遗”传承人、大学生和家长特长志愿者等200多人,组建学校“1+N”课后服务导师库。定期举行家长公开日和社团汇报展示活动,由家长代表组成课后服务评价团,收集意见,改进完善课后服务课程设置和管理,去评价这个导师库的服务质量好不好,这种反馈机制也很好。

注重课后延时服务质量提升

记者:要帮助“双减”政策在川更好落实,还需要哪些支持?

周亚琼:“双减”政策,表面上看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但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落实双减还应把“减负”和“适量的课业数量”有机衔接,学生没有对知识的训练量,就达不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有效回答。这个过程中不能走极端,作业和训练不能一减了之,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我们最终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高级人才选拔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谢颖: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应付,要下深水。 “双减”落实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可持续发展的好事,学校、教育部门的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工作分类、工作重点、工作方法、评价机制等等都需要围绕“双减”作相应的全面的改革调整。

张雪梅:对学校而言,需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元的课后延时服务,同时注重课后延时服务质量提升,根据不同年龄对课后延时服务进行分级分类,还可建立教育行业评价考核机制和家校合作沟通机制。

另外也呼吁教育部门,一些教师兼任行政事务,在教学任务基础上又增加了延时服务的任务,建议也应设计配套轮休顶岗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和情感需求。也要加强多部门协同作战,联合多部门推出“研学活动进学校”“校外服务订单上门”等活动,家长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研学活动或校外服务。

减少家长焦虑 积极配合学习教育改革

记者:家长如何“适度”对孩子进行教育?

周亚琼:“双减”政策推行后,很多家长很忧虑,但家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忧虑焦虑上,而应该积极的配合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一方面,提升自己对青少年教育这方面知识的充实;另一方面,一定要保证有效的时间陪同孩子在家庭里开展课外阅读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家长不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仅仅靠学校,那么学校的教育效果就难以得到巩固,孩子也就难以在多角度、多空间的训练当中,真正成长为合格的人才。

张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刚刚颁布施行,家长需要学习,对照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注重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