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 摄影 韦维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个消息让我非常振奋。”1月17日,四川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召开,记者见到了省政协委员、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回溯自己2021的履职工作,他用“忙碌、充实”总结。过去一年,超过一半时间,他行走在路上,去往基层调研,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为基层政府和企业提供思想智库服务,同时也为中央相关部门提出一些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建议。这些工作点滴也可从他提交的“四川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川渝共建世界级机场群的思考与建议”“关于建设‘川黔白酒国家文化公园’推动‘长江生态名酒产业带’进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的建议”等提案内容中可见一斑。

在工作中复盘自己的得与失,已经成为李后强的习惯。2021年,他也发现了一些自己忽略的问题。比如,去年9月,他曾前往达州渠县宕渠文学院、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了解汉阙文化;同时也前往大竹县江国霖故居、黄城寨等地,实地查看巴蜀文旅走廊上的待开发资源。在这次调研中,他发现四川之前对蜀文化的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对巴文化的研究做得不够,需加大力度才行。在他看来,要让巴文化的活化度提高,就需要结合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做好汉阙等巴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使其更好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通过举办高规格的学术讨论、学术研究活动,不断扩大巴文化的影响力。

提到自己2021年的“得”,则离不开“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这一话题。“提出了建立长江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这或许是去年最大的收获之一。”

实际上,关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呼吁早已有之。2021年,贺云翱、徐利明、董玉海、心澄、盛小云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提案,建议尽早建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我们时间比这个稍微早一点。”李后强介绍,早在2020年,他和团队在多年研究思考的基础上,就撰写并出版了《长江行》专著,随后,就提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

为什么要建设?又如何建设?在他看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可以充分激活长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系统阐发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既然长江与黄河都是母亲河,也应该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他补充介绍,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对于丰富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向世界呈现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在四川的流域面积最大,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比如,在金沙江段流域有藏族文化、彝族文化、游牧文化、高原文化、长征文化;在长江段流域有著名的酒文化、古蜀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以及负有盛名的农耕文化;茶马古道、“三线建设文化”遍及全流域。因此,四川完全有条件建立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不过,他也提到,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比如,要尽快开展长江文化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对濒危遗产遗迹遗存实施抢救性保护。继续完善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长江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还要整合长江文化的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的创新平台,成立“长江黄河研究会”,深化“长江学”研究,形成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