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梁现瑞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对于四川而言,在哪里去发现新机遇?又如何去开创新格局?新机与新局之间的辩证如何看?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放宽视野。就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其中,对于四川的着墨很多:“支持重庆、四川、陕西发挥综合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研究按程序设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从不沿海不临边的西部内陆,到国际门户枢纽,新定位必然带来新机遇。

更早之前,今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发展迎来新时代。

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成渝地区迎来新时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各种危机的四川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机遇。

有的新机是国家主动谋划的,有的新机是危机倒逼的。近几个月来,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运而生,化危为机。

抓住这些历史新机,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现实的动力,就完全可能乘势而上,突破困局,开创新局。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把宏大的战略机遇转变为突破困局开新局的现实动力,关键在能否对得准、接得住、转得了。

对得准,就要抓早动快,应声而动,不能犹豫彷徨,错失良机;接得住,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环境;转得了,就是要强化配套,协同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