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李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但从实践上看,社区治理面临推进机制不统一、相关立法滞后、运行机制不畅、基础设施薄弱、治理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提交《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提案》,建议在机制、法律、政策、人力、资金、项目等6方面做好社区治理保障,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益西达瓦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验证了“社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暴露了“社区治理”的一些薄弱点,比如社区“人”“事”不匹配的问题,“以社区平均专职工作者人数为例,四川省为5.7名、成都市为8.3名、南充市为5.1名,要服务好成千上万的社区居民实属不易。”

“如何持续增强社区动员、社区组织和社区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关键在机制、法律、政策、人力、资金、项目作保障。”益西达瓦为此提出六个建议:

第一,建立领导推进机制。在国家层面,建立城乡社区治理领导推进机制,并推动各级参照中央建立统一的推进领导机制,加强政策配套、规划引领、要素保障和工作统筹,推动城乡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快法律法规制定。一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街道办事处组织法》。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职责,明确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厘清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职责边界。二是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突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明确界定社区规模,明确社区居委会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功能,明确社区持证社工数量等。

第三,理顺治理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协调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议事协调机制。二是落实减负增能。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建立《准入社区工作审批表》,确保社区工作者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上。三是改革管理模式。探索实施“区—社区”两级管理模式,建立起简捷高效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新体系。

第四,推动资源下沉社区。一是增加工作经费。科学确定并逐年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投入,用于开展服务活动、志愿者队伍建设。二是加大建设力度。从国家层面安排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有效整合组织、发改、卫计、文体、公安、教育、环保等部门的社区建设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站”,推进“全岗通”工作机制,让所有便民服务实现“一窗通办”。三是加强力量建设。明确社区工作者的持证专业社工比例不低于50%,建立多档多级专业社工职称体系、岗位津贴财政分级承担机制。

第五,规范政府购买服务。一是拓展购买内容,实现“养人办事”提供服务向“花钱买服务、办事不养人”转变。二是搭建统一平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购买服务信息,方便社会组织参与竞争,有效避免“关系服务”“人情服务”“购买个人”等现象。同时,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绩效评估,着力解决好“买得值”的问题。

第六,推动社区经济发展。支持社区居委会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大力发展社区经济,允许社区经济收益用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服务项目开展、社区工作经费补贴、社会工作者补贴等,增强社区自我发展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