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特派记者 梁现瑞 林凌 摄影 欧阳杰 发自北京

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党中央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之一。全国影响力从哪里来?如何建成?5月21日,记者在京专访了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中的两位院士。

人物名片

输入

贺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崔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环境改善>>>

既要“大气候”,又要“微生态”

“1500元以上的零件和耗材就要算成设备,造成一种奇怪的情况是,有设备预算时很贵的灯罩可以买,但没有设备预算时连便宜得多的消耗品灯管灯丝都不能买。”采访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打了个比方。

全国人大代表 贺泓 (欧阳杰 摄)

这直接导致一个结果,昂贵的设备买回来使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消耗品,即使有充裕的测试材料费,但是由于没有新的设备费额度,导致已购置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影响了科研效果。

“买葱的钱不能买蒜。”贺泓认为,这样的情况凸显了当前科研经费管理的一大问题,就是管得太细,管得太严,加上各种审计问责太多,大大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活力。

基于此,贺泓认为,要把成渝地区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除了高层重视,改革体制机制之外,更重要一条,要重视“微生态”的改善。

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层面,要重视制度的完善和配套,制定实施细则,让宏观政策落实落地,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部门之间要统筹协调,不能这个部门在“踩油门”,那个部门在“踩刹车”,真正为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科技工作者放开手脚去创新,而不是畏首畏尾,战战兢兢。

在政府支持路径上,先前,我们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主要集中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但由于中国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实力较弱,很难拿得出资金去从事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尤其是从原理技术到工艺技术创新转化阶段。基于此,贺泓认为,政府可以考虑财政资金的支持从原理创新阶段适当延伸到工艺技术阶段,进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聚焦目标>>>

抓住川藏铁路建设的战略机遇,推动相关创新集群建设

全国影响力来自哪里?四川该如何选择?是广撒网,全面推进,还是有所侧重?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学术副所长崔鹏认为,四川应该有所侧重。过程中,应该坚持“新旧”两手抓。旧,就是要发挥并放大四川在电子信息、食品、油气化工等领域科技科技创新的传统优势;新,就是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汇聚创新人才,形成创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 崔鹏 (图片来源:中国安全生产)

比如,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明确,要加快建设川藏铁路、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

因其面临“显著的地形高差”、“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四大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川藏铁路也被称为“世界最难建的铁路”。

从某种意义上讲,川藏铁路修筑过程,就是把“最难”变成“最好”的过程,完成这种转变的,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外力可用,必须凭借自己的创新探索,而创新攻关的领域涵盖勘探、建设、制造、运维等多个领域一系列项目,可以说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集群创新。

如果完成了这个集群创新,四川不仅汇聚了一大批的创新团队和人才,拥有了一大批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大批的相关产业。这些人才和成果,都是全国乃至全球少有的、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

除了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外,崔鹏认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应该坚持统筹推进,以防灾减灾来说,成都有很多机构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各自为阵比较多,可以考虑整合起来,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