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昊

去年1月1日,重庆、成都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第一趟列车。这是国铁集团首次批准成渝两地统一品牌,并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

运行一年,两地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有哪些成果?

今年1月11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悉,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4800列,占全国比例超30%,运输箱量超40万标箱,开行线路已可通达欧洲超百个城市。

“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运输货值最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如是说。

深入合作 

回程占比居全国中欧班列首位

依托中欧班列(成渝),成都中欧班列拓线路、建通道,线路版图日益扩大。2021年,成都中欧班列累计新增俄罗斯圣彼得堡、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费利克斯托、波兰格但斯克、德国罗斯托克等11个站点,有效扩大了中欧班列海外布局范围。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以来,成渝两地破除行政辖区壁垒,建立政府及平台公司间常态化沟通和协调机制,重庆、成都、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三方联席机制,定期协调班列开行中的各项问题。成渝两地口岸物流主管部门、平台公司在统一品牌、统一开行数据、统一售价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建立双方开行信息共享机制,共同确定班列月度计划及价格体系,推进集结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运输模式创新。同时,两地推动海外仓丰富功能、延伸服务、优化布局、升级发展,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进一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沿线持续拥堵问题,中欧班列(成渝)通过积极挖掘回程货源、打造境外调箱循环等方式,实现回程运输箱量超20万标箱,居全国中欧班列首位,班列去回程基本实现平衡。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回程占比达到55%,在全国中欧班列回程箱量中占比36%。

不仅是中欧班列,在对接东南亚、拓展“南向”通道上,成渝也已联手。去年12月4日,中老铁路贯通后的第二天,中老铁路(成渝一万象)国际货运班列分别从重庆和成都始发,一路向南驶向老挝万象,强化与东盟联动。

双核效应 

共同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成渝‘两港’深度融合,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个跨境班列的内陆开放极。”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中欧班列(成渝)的运行,为更加开放的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成渝两地坚持通道带动经贸、产业发展,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打造外向型产业集聚地。

2016年3月,成都中欧班列TCL专列首发,此后TCL成都工厂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实现平均每年约30%的增速,逐步将对欧订单80%的产能转移到成都。目前,TCL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项目利用综合保税区保税功能,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电视机机芯等关键部件,并通过中欧班列送到波兰组装基地。该项目负责人赵林炳表示,产能转移到成都后,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时间、物流成本。“企业走出去的通道更顺畅,综合成本更低,市场更广,发展信心也更足。”

随着TCL、佩南顿等加工贸易项目落户,众多出口型先进制造业聚集成都国际铁路港。2021年成渝两地铁路口岸周边引进各类项目总投资近1500亿元。

去年,成都成功引进顺丰、厦门建发、中国储运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同时,香港玉湖、厦门象屿、盒马鲜生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成都国际铁路港。依托两地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品牌,重庆也有诸多收获:引进中特物流华贸多式联运运营中心、浩航国际等多式联运头部物流项目,落地奥迪分拨中心、中通冷链、国通智慧冷链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民生电商重庆金融物流园、安博重庆西部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成投运。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纪寿文表示,成渝两地同为国家物流枢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在RCEP正式生效之际,发挥双核效应,提升供应链及市场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参与全球市场的经贸往来和国际经济合作。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