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川报观察“凉山战报”前方报道组

“云端上奔跑,蓝天下飞翔,星星是伙伴,松鼠当朋友……”“悬崖村”搬家当天,一首伤感与欣喜交织的歌曲《再见,阿土列尔》打动了很多人。

鲜为人知的是,这首优美的音乐作品,从灵感萌发到创作推出,前后仅仅24个小时。其主角是一个成都的年轻歌手。他为什么要?为什么能?


创作一首歌

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敬意,对老乡的祝福

今年30岁隋佶辰是山东烟台人,现在是共青团四川省委下属的省青少年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其另外一个身份是独立音乐人。

2013年,从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毕业后,隋佶辰开始做“北漂”,在北京做独立音乐人,5年时间中,他发过专辑、出过单曲、开过演唱会。

2019年,因为偶然的机会,隋佶辰来到成都,从“北漂”到“蓉漂”,地点变了,不变的是对音乐的热爱。前两天,他通过媒体报道,得知“悬崖村”即将搬家的消息。

因为之前看过新闻报道,他一下来了兴趣,觉得这无论是对于凉山彝族,还是整个国家的脱贫攻坚而言,都是一件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是彝区老乡们新的“一步跨千年。”

作为一个音乐人,他觉得该做点什么。写首歌吧!他说干就干。

他想用一首歌,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的敬意,也是对“悬崖村”每位贫困老乡的祝福。

几乎一气呵成

无关技术,纯粹是内心流淌出来

一首歌曲的创作,从谱曲、作词,加编曲、配乐、录音、 母带处理……10多个环节,一般少则几个月,长则近一年年,一两天创作并完成制作,想都别想。

但是隋佶辰做到了。他告诉自己,这首歌的所有环节几乎一气呵成。其中,谱曲的环节,仅仅耗时半个小时。这么短时间,如何做到的?

“那纯粹是内心情感的流淌,无关技术。” 隋佶辰说,之所以这么短的时间创作出来,完全是因为自己被打动了。提笔前,他在网上查看了很多关于“悬崖村”的视频及文字报道。

其中,老乡们艰难的生存条件让人揪心。如今,他们终于能走下“悬崖村”,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到县城居住生活,拥抱现代文明,非常让人感动。

为了更贴合凉山当地特色,在作品中,隋佶辰专门加入了一段当地的童声合唱,并引入彝语。后期录音的过程,完全是自己在家里完成,为了避免深夜扰民,后续的修改被迫改为第二天早上。

总之,一切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