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袁敏 摄影 尹钢

整个小区没有围墙,主次道路联通住宅区、商业区,斗拱、穿斗等颇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元素处处可见……4月26日,走进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气息,扑面而来。

“让彝族老乡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家的亲切。”当天,安置点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驻场代表、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戴崇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安置点引入了“开放式、街区制”设计理念,致力打造邻里相亲的宜居聚落、旅居结合的彝风新城示范样本。

谈格局:

聚集人气、商气,逛小区就是逛街区

安置点的选址,别有一番考虑。戴崇民介绍,秉持传统彝族聚落的选址原则,安置点背靠昭觉山脉,前有河流,山环水抱,向阳而居。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安置点将场地的高差化解为多层台地,建筑沿等高线顺势而立,形成具有彝寨个性层叠感的现代聚落。

“大城市抢人才,小城市抢人。”在他看来,现代聚落,要聚人气才会有商气。昭觉县正打造凉山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安置点均位于城区5公里以内,应将之作为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考虑。换句话说,安置点设计要适度超前,不能让其成为城边村,变成城市里的“贫民区”。

“总体而言,安置点设计可用街、巷、院、场等四个字概况。”他解释说,“街”指开放式、街区制,街道贯通小区,街旁布局商业,逛小区就是逛街区;“巷”指居民楼之间有巷道联通,方便往来;“院”指每4栋居民楼围形成一个小院子,类似四合院布局;“场”指每个安置点都休闲广场等公共场地。

此外,每个安置点均设置一个幼儿园,并局部配套的商业服务用房、公共服务中心等,方便居民生活。以3号安置点为例,进入小区就是一条街道,街道一侧是居住区,另一侧是学校、公共服务区和商业区。为实现如此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安置点容积率达到了罕见的1.1。

谈审美:

建筑融入民族元素,博物馆保留脱贫印记

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兼顾审美,这是安置点设计的另一原则。“我们提取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风格特点,将其融入到房屋设计之中。”戴崇民举例说,安置点房屋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雨棚处构造了木质牛角挑拱。

此外,考虑到传统彝族住房屋顶多采用木板瓦,安置点房屋屋顶便采用黑灰色水泥平瓦。彝族传统房屋多有穿斗造型,安置点房屋就在墙面安装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构件,描绘出类似的格子造型。

“每块砖的颜色,都力争做到协调。”戴崇民说,彝族传统住房多为木材和泥土修建的夯土房。而安置点房屋外墙多采用黄棕色涂料,努力呈现类似的夯土房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留民族特色文化、历史文物和脱贫印记,1号安置点上正在建设一个扶贫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该小区制高点,呈连绵起伏的山峦造型,长60.米,宽24米,最高点15.3米,为混凝土框架结构。

博物馆于去年12月开工,正进行内外装饰,将安装2000平方米玻璃幕墙。“整个建筑横平竖直,没有一处圆角,象征彝族同胞直率的性格。”

戴崇民介绍,博物馆西侧通过观光连廊联通党员活动中心,周边还布局了活动中心、卫生所、菜市场、宴会厅、商业区等,为小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