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袁敏 王代强 何勤华 摄影 尹钢

4月26日,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迎来集中分房的关键时刻。这是四川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安置来自昭觉全县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1.8万余名群众。

乔迁新居,山区的百姓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好房子。高兴之余,大家也有不少顾虑——“离开了土地,靠啥生活”“进城开销不小,用钱地方太多”“学校挤不挤,小孩读书跟得上不”……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才能安居乐业。从山头到城头,如何做好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昭觉县委副书记陈松柏接受了川报观察记者的专访。

建设理念超前

拿出最好地块迎接新市民

记者:集中安置点的选址有哪些考量?

陈松柏:如何做好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这样的思考贯穿了集中安置点建设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规划选址开始,县里就做了系统谋划。

依山傍水,4个安置点距离昭觉县城均在5公里以内。都是好土地,县里把最金贵的地块给了山里来的群众。集中安置点是县城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和建设水准,均远高于昭觉县城既有的城市建设。

记者:从县城的整体发展来看,集中安置点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陈松柏:昭觉正加快建设凉山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城市规模持续扩张,新落成的4处集中安置点被委以重任,将成为县城北向拓展的核心板块。

大城市抢人才,小城市“抢人”。住进集中安置点的每一名群众之于城市发展来说,都是具有非凡的意义。建设凉山区域中心城市,昭觉首先要是聚人气,才会有商气,进而提升区域影响力和产业辐射力。

记者:服务配套如何跟进?

陈松柏:待4个集中安置点全部入住后,昭觉县城的常驻人口将扩展达到10万人规模。

超大的扩展,更有超强的配置。4个集中安置点均配套建设了1个幼儿园,同时,周边还有包括特殊教育学校在内的7所新学校正在建设中。新学校今年秋季学期就能开学,每个进城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课桌。

同时,我们还计划在集中安置点周边打造“医、教、研、康、养、游”六位一体的医疗园区,规划建设放射影像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体检中心、教学培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五大中心,医疗总床位计划达到1160张。方便乡亲们就近看病,看得起病。

多渠道就业增收

“超级工厂”建到家门口

记者:从山头到城头,如何抓牢稳定就业这个根本?

陈松柏:做好集中安置点的后续保障,“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是我们的工作目标。通过扶贫车间吸收、返乡创业带动、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职业技能培训等就业扶贫各项措施,我们将努力实现集中安置点每户有一人就业。

记者:就近务工增收,目前有哪些渠道?

陈松柏:目前,县城周边已有昭觉县涪昭肉牛现代农业园区、四开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阿并洛古黑山羊现代农业园区、阿并洛古脱毒种薯现代农业园区、天屹设施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等多个成熟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在这些产业园区,我们积极推广“公司(园区)+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我们将以引导集中安置点的乡亲们进入园区务工就业,并让他们合理分享园区的增值收益。

更多的超级工厂将“新家”附近布局。门槛不高,上手快,乡亲们进城后在家门口也能挣到钱。

目前已经有了好消息,经过县里招商部门的多次对接,一家来自浙江的服装加工企业已与县里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将在集中安置点附近选址,建设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厂。

今年,我们计划组织500人以上参加家政服务、焊工、餐饮服务等技能培训。

记者:集中安置点公益性岗位如何设置?

陈松柏: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也在被陆续开发。今年以来,昭觉县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达到了3600余个,而这其中,将有500个岗位将配置进4个参与分房的新集中安置点和先期入驻的轿顶山集中安置点。

针对集中安置点的实习需要,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公益性岗位陆续开发。

记者:劳务输出渠道如何进一步拓宽?

陈松柏:借助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通道,昭觉与对口支援的广东佛山市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劳务输出通道。同时,我们也与绵阳涪城区、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等地达成了劳务输出协议。

劳务部门的对接已提前启动,等乡亲们一进城就有多样就业岗位的选择机会。

记者:贫困群众进城后,原有的土地如何利用?

陈松柏:人进城,地不丢。老乡们入住集中安置点后,原有的土地依然能产生价值。在聚焦新房的同时,如何盘活利用好山里原有的土地、禽畜、生活用房、生产用房等生产生活资料,并实现接续生产,县里也做了提前谋划。成立专合社,乡亲们轮流回乡,这些都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