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最有名的国宝,当属“马踏飞燕”(现改名为“铜奔马”)

马踏飞燕图

毕竟作为中国旅游城市的标志,到哪都能看到它。

在成都博物馆《映世菩提》特展上,同样还有一件来自甘肃省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它就是高善穆石造像塔。

这件文物就放在展览第一部分,和来自四川博物院的南齐永明元年造像碑同处一室,但因为只有44.6厘米高、乍一看也不是那么“好看”,很容易错过。

高善穆石造像塔

高善穆石塔

年代:北凉 承玄元年(公元428年)

出土地点:甘肃酒泉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

这件文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外形和年代,它是我国有纪年的早期佛塔的珍贵实物资料。

石塔上的弥勒佛

我们都知道佛教从印度传过来,此后的成百上千年中,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那刚刚传来的时候,无论是佛像的形象、它们的衣着纹饰、佛教建筑的形制等,肯定带有明显的印度色彩。

这件石造像塔就是如此,呈现出本土罕见的覆钵式风格。大家看看它和现在印度的著名古迹桑奇大塔是不是有点像?

桑奇大塔位于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村,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是印度早期王朝时代的佛塔,其塔身就为覆钵式。

所以,从这件石塔我们可以还原当年佛教东渐的路线图:在河南走廊的重镇酒泉,这里曾是笃信佛教的小王国西凉的首都,由印度经西域传人内地的佛教首先在此传播。高善穆为报父母之恩,捐了这座佛塔,其风格自然而然取其佛塔最初的形式,而非我们当前看到的各种亭阁式、楼阁式或者密檐式的佛塔。

然而,这件高善穆石塔有意思之处还不仅止于此。

它虽然拥有古印度风的塔身,但塔宝顶的弧面,却阴刻了北斗七星用来表示塔寺坐北朝南的传统风水观念。此外,在八面塔基的每面还阴刻了四男四女,每身像左侧上方还雕刻了八卦符号。其排列与《说卦传》中的八卦方位顺序一致,八尊像分别依次代表着龙、树、狮、鸟、河、山、火、象、珠、风神等。

塔顶北斗七星图

这件佛塔,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出现八卦的实物资料之一。

一件佛塔上居然出现了中国道教的八卦和北斗七星等符号,这是为什么呢?

这恰恰也说明了佛教东渐的时代背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道教已经在中国兴起。作为一种“新兴品种”,它巧妙依附于中国的阴阳八卦、谶纬和神鬼信仰,最终广为传播。此外,它还与儒、道等相互融合,佛塔之上的发愿文,含有浓重儒家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思想观念,当它与佛像同现于塔身,使得此塔成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一个缩影。

佛塔上的发愿文

发愿文拓片



而单从佛塔的艺术角度而言,也有值得品评之处。高善穆报恩的发愿文,笔势硬朗,字体率美,含浓重隶意的发愿文字与镌刻在其后面的《增一阿含经》经文一样成为了不朽。不难推断,在诚挚的孝心驱动下,他不惜重金请了技艺精湛的技师雕刻了此塔———整块青黑色沙页岩石质坚密细腻,雕工精巧,造型端庄典雅,神韵浑厚静美。塔身上宝顶、相轮、塔颈、覆钵、经柱、基座一应俱全,配置和谐,结构颇具匠心。全塔中心部位覆钵上雕琢的7身交脚弥勒菩萨龛像同样精美绝伦。

所以,从佛塔镌刻的历史价值来看,它的确当得起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