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黄大海

3月30日,下午2点45分,四川省绵阳监狱监狱长周永贵整理好警服,戴好警帽和口罩,来到训练场。这里,30多名民警已经间隔约一米多远站队列好,下午3点,是民警杨大成火化的时间。疫情特殊时期,监狱实行封闭管理、落实隔离要求,大家不能去殡仪馆送他最后一程,只能自发用这样的方式与战友告别。没有告别大厅,没有鲜花哀乐,民警们脱下警帽,低头默哀。“大成,一路走好。”民警们面朝北方,用最标准的敬礼,送别战友杨大成。

AB门之间的16米,是他一生走完的最后一段路

民警李锡武是第一个发现杨大成不对劲的人。3月28日晚上7点45分,民警刁显军和李锡武像平常一样,来到监狱AB门值班室,和上一个班次的杨大成、尹伟进行交接班。“今天一切正常。”杨大成拿出各种登记表格,挨个和刁显军进行交接。

“你看我腿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肿了?”杨大成撩起裤脚给刁显军看自己的小腿,前段时间他的小腿有些浮肿,刁显军提醒他记得找监狱医院的宋院长给看一下。短暂休息后,杨大成背上包走出值班室,向监狱A门走去。

过了会,李锡武打扫完卫生走出值班室扔垃圾。扔完垃圾一抬头,李锡武发现杨大成依靠在快到A门的角落里,他跑上前扶着杨大成,大喊着却没有得到回应。眼看不对,李锡武赶紧呼救:“快报警,大成不对劲了。” 听到呼救, 刁显军立马拨打了监狱应急处突电话。几分钟后,三名监狱医生赶到现场,对杨大成进行急救。“120”绵阳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也很快赶到现场对杨大成进行抢救……

(杨大成执勤照片)

因为不能离开岗位,拨打报警电话后,刁显军只能盯着眼前的监控屏幕,了解杨大成的救援情况。监控屏幕里,监狱医生赶来对杨大成进行心肺复苏;附近的监狱民警冲了过来希望能够帮上忙;A门执勤的武警战士拿来垫子;绵阳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也很快赶到现场对杨大成进行抢救……晚上21时30分,看着医院医生来了又走了,他知道大成永远离开了。

几分钟后,李锡武走到刁显军身旁,说了一句:“大成,怕是回不来了。”这就成了两人整个执勤夜晚唯一交流的一句话。

从监狱B门到A门之间,短短的16米路,成了杨大成生命最后的一段路。

尽管年龄大了,但依然主动要求参加执勤

绵阳监狱的前身是新康石棉劳改总队,始建于1951年2月,地处雅安市石棉县境内,那时监狱条件十分落后。杨大成的父亲是第一代监狱人民警察,受父亲影响,穿上警服,成为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是杨大成一生的骄傲。1981年,刚满18岁的杨大成参加工作。2005年,单位整体搬迁到绵阳改名为绵阳监狱,此后,杨大成便一直在监狱AB门工作,今年已是第16个年头。

(杨大成执勤照片)

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监狱实行封闭管理。2月5日,特警队长张文在微信群公布参加执勤和备勤的人员名单。考虑到杨大成年龄大了,他并不在监狱前两批次执勤民警名单中。杨大成一看没有自己,专门找到队长和副队长要求参加执勤。杨大成多次请战后,监狱同意让他参加了备勤执勤。

3月6日,杨大成进入监狱,开始隔离备勤。绵阳监狱条件有限,将会见中心大厅临时改成了隔离备勤民警的住所。大厅里,没有单独的房间,几十个民警住在一起。隔离备勤点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洗澡,每次只能2个人,大家得换着来。杨大成睡觉要打呼噜,担心影响其他同事休息,他便时常抱着棉被睡在自己的轿车里。身材魁梧的他,其实根本睡不好。当同事和领导问起他,他总是拍着胸脯说:“没事,罩得住。”

14天隔离备勤结束后他开始隔离执勤,3月28日,他倒在了岗位上。

省监狱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