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医生在喂病人喝水,病人说水太烫了,等会再喝,话音刚落不久,人就没了。这是此前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一个真实场面。

疫情凶猛,全球焦额。当冰冷的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不少人才真实感触到“明天与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更先到来”。这次疫情,有多少人想说的话都没来得及说,想交代的事也没有交代,住进医院之后,就是阴阳两隔了,这种遗憾,是一辈子也弥补不了的。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长期以来,国人对在健康时预留遗嘱很忌讳——不能聊,不许聊,更不要想,似乎有种生前不需多想,死后“任人摆布”的感觉。然而,在这样的传统习俗惯例下,若在弥留之际尚有清晰意识和充足时间,对家人的安顿、财产的分割、子女的嘱托等从容立下遗嘱还好(一些老人因患老年痴呆、脑梗等情况处于病危状态,在语言和行动上有所不便,意识不清晰,此种情况下订立的遗嘱是无效的),就怕是突逢意外,根本来不及告别。而遗嘱的缺失,往往容易留下很多遗憾、麻烦和纠纷,甚至造成家人反目,家庭间对立。此前有数据称,北京法院超过70%遗产继承案件都是由于缺少遗嘱而造成的。

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正视提前立好遗嘱的必要性,年龄也愈发年轻化。

据媒体报道,3月28日,《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数据显示,老年人立遗嘱更趋理性,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中青年立遗嘱者越来越多,遗嘱登记财产种类更为丰富,且分布更为均衡。“90后”3年来立遗嘱人数翻近3倍。

现象的转变,一方面反映了过去几十年来,国人个人财富由少到多急速增长,房价今非昔比,继承需求随之增长;家庭规模小型化、离婚率不断攀升等,让家庭利益格局日趋复杂;另一方面,在中国由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型中,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也令更多人开始依法主动管理和安排自己的事务,正如一名“90后”所说的:人生的遗憾是必然的,但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减少遗憾。立遗嘱能够让自己对身后事拥有绝对的掌握权,不用害怕来不及,反而能更从容地生活。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再把重要的话放在最后说”,但我们仍要意识到,这仅仅代表了一种趋势,远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成年人订立遗嘱的比例高达50%。与之相对应,则是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服务体系。在美国,遗产信托成为美国人遗产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英国,人们可以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基金管理,并按自己的愿望使用或处理。比如,英国戴安娜王妃将财产进行遗产信托,使两位王子在满30岁时都能得到1000万英镑遗产。

而在我国,从立法司法、政府工作,到公益服务,再到整体社会文化,对于遗嘱的普及都没有做好准备。比如与遗嘱最直接相关的继承法,1985年至今,35年未曾修改过。其间,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极大变化,现行的继承法已难于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

从观念到体系,遗嘱的推广普及,在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希望立遗嘱在中国像买保险一样,从罕见到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