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11月24日10时,成都市青羊区红墙巷37号,一幢建筑物远看像“银行”,近看是成都市青羊区红墙巷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

成都市青羊区红墙巷37号,一幢建筑物远看像“银行”,近看是成都市青羊区红墙巷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魏冯摄

虽是临时接种点,但细节一点不马虎。24日,接种点迎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接种专场,入口处,几名教师在门口核对家长和孩子的资料,社区志愿者则在一旁协助维护秩序和进行测温。沿着一条十来米的小道走进去,更是别有洞天——3个预检登记区(开放8个预检登记台)、8个接种室、8个留观室,“空间感”十足。

“空间感十足”的接种室布局。魏冯摄

川观新闻记者留意到,8个接种室用白色隔断墙隔开,互相之间都看不到,接种室的对面还设有监控探头。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任龚雪芹介绍,这样的特别设置很人性化,能尊重保护孩子们隐私安全,有效避免相互干扰和交叉感染,还能随时监控孩子们接种后的反应。

接种室用白色隔断墙隔开,保护了孩子们的隐私。魏冯摄

进入留观室,接种点利用建筑物的建设特点,设有8个“酒店式”的房间,留观室内设有空调和椅子,门口有留观室的门牌号,还有用于计算留观时长的二维码。“每一间留观室,我们都安装了空调,冬暖夏凉,避免娃儿夏天打针中暑、冬天打针感冒。”青羊区新华少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主任龚雪芹说。

出口还设有零食柜。魏冯摄

每位进入留观室的家长和孩子,都领着一份《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里面写着孩子打的疫苗信息和温馨提示,还贴心地留下咨询电话。记者留意到,这些电话分了“工作日电话”和“非工作日电话”,保证家长能随时联系到工作人员。

不仅空间布局“讲究”,如何将3-11岁的新冠疫苗打得更稳更安全,龚雪芹费了不少心思,自己总结定制了儿童接种要点——

“大家注意一下儿童接种要点:


1、固定好体位:请家长双腿夹住儿童双腿,家长双臂环抱固定儿童双臂,充分暴露上臂三角肌的接种位置,不能让其有活动度以避免针头断裂或弯曲;


2、可以适当快速推注疫苗;


3、对于不配合和哭闹儿童加强安抚、沟通,态度一定温和,亲切,避免家长不满意;


4、拿针管的手针尖一定随时朝上,防止儿童挣脱而划伤。”


不管是在“红墙巷接种点”的微信工作群,还是每天的晨会,龚雪芹都会给医护人员叮嘱这些要点。

不管是在“红墙巷接种点”的微信工作群,还是每天的晨会,龚雪芹都会给医护人员叮嘱这些要点。魏冯摄

“一些小孩子哭闹、好动,我们就要有的放矢制定要点,高效推进接种工作。”龚雪芹说。护士张馨文也深有同感:“3-11岁人群接种相对没有成年人顺畅,一小部分小朋友害怕、哭闹,这份要点能帮医护人员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

在多名工作人员眼中,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中,预检登记环节更为复杂。龚雪芹打了个比方,平均一个小娃娃的预检登记时间等于两到三个成年人的,涉及孩子和监护人双方的信息,还涉及到部分委托书的签署工作等。

为了保障预检登记环节足够顺畅,接种点将“预检”和“登记”合并在一起,设置三大预检登记区,调配了一支足够雄厚的医护力量作人员支撑——比如今天参加接种的单位,不仅有新华少城社区医院医护人员,还有从其他医疗机构抽调的医务人员,包括青羊区妇幼保健院、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大华美容医院,草市御河社区医院等医护人员。同时,为了确保孩子的接种安全,现场还配有一支医疗应急处置队伍,他们分别是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省二中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

预检登记区。魏冯摄

“当然,我们会根据当天接种的人数,灵活机动调整疫苗接种流程的工作人员。”龚雪芹说,今天已有1030名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的学生完成第一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

记者还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不少娃娃坐在留观室内,互相“炫耀”自己打针如何勇敢,如何坚强。“我想给小朋友们说,针头看起来可怕,其实不可怕,几秒就打完了。”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四(一)班孙苏宸说完。一旁的父亲孙凯勇也接过话茬,给接种点错峰安排接种点赞:“我接到10点30集合的通知过来的,整体接种秩序不错,医护人员态度也多温柔的,还叮嘱娃儿不要剧烈运动。”

小朋友正在打疫苗。魏冯摄

和孙苏宸同班,刘媛欣也觉得自己的勇敢不输男同学,她说:“打针一点也不疼,像蚂蚁咬一下,很快就完成了,希望小朋友们打针的时候像我们一样,不要怕痛,坚强一点。”刘媛欣还细数起护士姐姐的叮嘱——不要吃海鲜,要多喝水。一旁,四(一)班的刘铭羽也在川观新闻记者的镜头前,作出了给小朋友加强打气的姿势,笑着说:“别怕,忍忍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