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成渝地区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漫漫征途中,成都凭借优厚创业政策和良好营商环境,逐渐成为一片适合金融创客生长的沃土。近年来,越来越多充满斗志、渴望成功的金融创客踏上“金融城”的大舞台。他们在激流中拼搏,在实践中成长,一步步将梦想变为现实。

即日起,川观新闻推出“金融城来客”栏目,为您带来金融创客们的故事。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 彭瑀珩

11月18日,坐在交子金融科技中心的咖啡厅里,陈瑞东用手指在桌上画了3个点,他说这3个点分别代表着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天府五街以及交子金融科技中心。这3个看上去毫无关联的地方,却在这位迅鳐科技首席技术官的讲述中,变成了一个创业企业“孟母三迁”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就发生在桌上的第一个点——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正式通过审议,这一文件触动了不少创业者的心,当时还在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上课的陈瑞东备受鼓舞,他反复翻看《草案》中的细则,一个创业梦由此诞生。

“当时很振奋,我马上给朋友们打了电话。”虽然陈瑞东已忘记具体的对话内容,但有两个人的话让他记忆深刻,这两人就是他后来的合伙人——夏琦、张小松。

或许正是这一通电话,让3个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联手创业,创业的方向十分明确——通过大数据提升网络安全的治理能力,这和他们的专业背景有关。

有了基本的方向,接下来是选择办公的地点,经过一番商量,3人一致决定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理由也很简单,“首先是离要素资源近。”陈瑞东直言,创业初始阶段,很多业务都是整合学校资源,其次,是离人力资源也近。“大多数项目的主力都是学校教师和学生。”

经过了1年的发展,迅鳐科技开始思考搬家的问题,“当时处在一个瓶颈期,如果要更进一步,必须离产业更近一些。”此时,已经进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迅鳐科技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去类似于东大街这样的传统金融区,二是选择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这样的新兴金融产业聚集区。

如何选择?陈瑞东表示有两大因素影响着他,发展潜力和运营成本。“高新区政策更为优厚,信息技术产业潜力强大,但成本也相对较高。”2016年7月,陈瑞东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更受地域位置影响的市场团队入驻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技术研发团队则去了成本相对较低的天府五街。“除了成本,另一个考量是当时的金融科技正处于技术沉淀期,天府五街汇聚了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有助于技术突破。”陈瑞东说。

市场团队和技术团队“两地分居”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迅鳐科技就做出第三次搬家决定,这一次与其说是搬家,不如说是久别重逢,技术团队迁移到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和市场团队并肩作战。

谈到这一选择时,陈瑞东解释,因为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科技进入深水区,技术和市场深度融合,细分市场逐渐出现。”市场团队和技术团队的深入碰撞,也让迅鳐科技的发展更上一层楼。2020年,公司联合成都知易融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打造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不仅成为成都市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还开创了全国区块链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先河。

“向产业聚集地靠拢是成都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之保金融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洋说到,1年前,他从上善国际搬到这里,仅仅因为2公里左右的物理距离而搬家,一度让人不解。

“现在来看确实有必要。”杨洋表示产业聚集对企业的发展帮助很大,一是产业链上的企业合作更加紧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二是企业和孵化平台之间互动成效更加明显,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平台的完善,平台的完善也反哺企业。

和两位负责人交流的咖啡厅是一个众创空间,陈瑞东表示经常会在这里坐一会,有时候来洽谈合作,有时候行业间交流碰撞。“一口袋困难抛过去,一揽子办法拿回来。”陈瑞东谈到了交流带来的意义。

图片由交子金控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