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博尔

“它现在无法自行进食,我们每天要人工喂食一次。”3月3日中午,在乐山市沐川县的沐川朱鹮繁育中心里,技术员吴永中从水池中捞出五条泥鳅,准备和同事一起辅助一只下喙断裂的雄性朱鹮进食。

据吴永中介绍,今年2月8日,他观察到一只雄性朱鹮在与同伴“打架”时伤到了自己的下喙,“有8厘米左右折断了。”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这只朱鹮的下喙没有痊愈的迹象,且严重影响了它的进食,“朱鹮的喙总长约有18厘米,下面的部分断了近一半,与上喙长度相差太多导致它无法将泥鳅叼起来,也不能整理自己的羽毛。”

为了方便下一步治疗,繁育中心在3月1日为这只朱鹮实施了“断喙”,将已经折断的部分去除。但要想让它能够正常生活,就必须把下喙缺少的那部分“补上”。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给它装‘人工喙‘。”吴永中介绍,“人工喙”可以想象成人的“假肢”,将特殊材料做成和缺失部分一样的形状安装上去,让它再次拥有完整的喙。给朱鹮装“人工喙”的难度并不小,吴永中说,目前国内还没有这个先例,意味着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

繁育中心的员工们查阅资料后发现,南京红山森林公园的一只丹顶鹤也曾经因打架而断喙,当时的兽医们为它定制了一个“钛合金人工喙”,但比起丹顶鹤,朱鹮体型较小,无法承受钛合金的重量。“我们通过比较,发现用于人体骨骼的PEEK材料更合适”,吴永中说,相同体积的PEEK材料重量仅为钛合金的四分之一,且质地与鸟喙更接近。选定材料后,繁育中心第一时间向广东的一户厂家“下了订单”,“目前‘人工喙’正在运往乐山的途中。”

安装“人工喙”的另一个难点是朱鹮的喙本身很薄,且下喙的中间部分有血管分布,“手重一点就可能导致二次伤害。”为此,繁育中心特别邀请了专业的外科手术医师来进行安装,尽量减少对朱鹮的伤害。

繁育中心将在“人工喙”到达沐川并调试合格后展开手术,川报观察记者将第一时间为你带来手术结果和相关视频,敬请关注!

新闻多一点

2019年,乐山沐川县人民政府与四川自然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共建四川沐川朱鹮繁育中心。沐川朱鹮繁育中心位于沐川县幸福乡白果村9组,紧邻沐溪河畔,建有繁育笼舍5个,共有60只(目前全国约有2000只)被称为鸟中“东方宝石”“吉祥之鸟”的朱鹮栖息在这里,它们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濒危程度超过大熊猫。该繁育中心主要担负朱鹮饲养、繁育、监测、医疗等任务,当朱鹮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开展种源交换、野外放飞、科普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