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益

深刻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在建设目标、建设任务、重要举措等方面准确把握。

精准理解建设目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目标有两个时间节点,一是到2025年,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二是到2035年,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对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从近五年目标看,集成性建设目标有两个,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如何理解和认识“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这两个概念?即区域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创新体系中哪些部分需要协同、创新体系哪些部分可以保持两地的特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必须具备哪些核心功能,与我国其他省市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定位差异何在,成渝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如何布局并形成核心功能,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明确做出答复,防止建设工作过程中出现偏差。另外两个定量指标,一是研发投入强度,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2020年,四川省研发投入强度为2.17%、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重庆市研发投入强度为2.11%、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8.6%,与规划目标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还需要考虑的是,科技研发投入增量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提升科技研发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这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全面理解建设任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等三大方面。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强化体制创新。成渝两地要共同营造好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要解放思想,敢于打破阻碍两地科技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化配置等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资源。这是由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目的“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决定的,必须要有世界眼光和胸怀,科研人才引进和培育要敢于打破常规,算大账算远账;加快制定和完善比中东部地区人才引进政策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加快集聚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领域世界级的创新人才和团队。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按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推广应用。

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协同创新的组织工作。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重庆市、四川省是责任主体,要明确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这里的周边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所属但在“27+15”双城经济圈市、区(县)以外的地区,以及毗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云南、贵州、西藏、甘肃、青海、陕西等周边地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制度创新成果要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显著提升成渝地区、西部地区整体竞争力。

大力推进科技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包括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优化创新环境。可以从创新载体建设、创新人力集聚、创新投入增加、创新成果交流等方面着手,多维度营造创新要素充沛、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成果保护有力、法律制度完善、市场供需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体系。二是加强创新开放合作。首先要加强成渝两地的创新开放合作,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务服务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其次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创新开放合作,注重引进、消化和吸收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理念、创新成果;加强与欧美、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建设“创新共同体”。三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下大力气盘活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源,重点激发院士团队、高层次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的科研活力,在科研创新体制改革、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建立等方面“下深水”,在基础理论研究、“卡脖子”技术等领域实行“揭榜挂帅”;为中青年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不将宝贵的时间资源浪费在填表、报账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搞“副业”等事情上;激发企业的科研活力,充分发挥企业直接对接市场需求的信息优势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工程化的技术优势,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与科研人员、科研团队、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产出形成高质量创新活动的闭环。

贯彻落实重要举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等。

成渝综合科学中心主要聚焦在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开发,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定位相区别。建设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在成渝地区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成渝地区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教基础设施,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打造一批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将有效支撑成渝地区全域高水平创新活动。

统筹成都、重庆、绵阳三地现有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金三角”。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天府国际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和成都高新区等科研资源,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依托重庆大学城、重庆高新区等科研资源,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九州集团等科研资源,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

从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两手抓”提升成渝地区协同创新能力。通过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建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从联合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创业孵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等)、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等多种途径推动成渝地区区域协同创新。

从实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科技项目管理政策、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等方面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在人才引进方面,一是支持在人才评价、外籍人才等政策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二是支持引进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合作建设研究院和研发中心;这“两个支持”无疑会给成渝地区带来巨大的创新人才红利,成渝两地政府应该充分用好“两个支持”人才政策。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一是探索高效和科研院所职务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推进职务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活力;二是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允许科研资金跨省市使用,有利于整合成渝两地高端科研资源,组建跨区域高水平科研团队,更多承接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三是探索建立成渝两地科技创新政策异地同享机制,促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政策“一体化”。在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方面,一是加大对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先进科技成果的支持力度,鼓励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入驻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生产;二是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手段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三是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通过股权与债权结合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