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文莎/文 黄刚/图

连日晴好天气,让茶树从倒春寒中“回过神来”,雅安市名山区、雨城区等地的早茶品种陆续开始批量采摘。2月22日,雅安市名山区西蒙路1号,新落成的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接替原来的蒙山茶叶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吸引了安徽、江苏等地的30余名客商。

新冠肺炎疫情还未过去,茶市需要恢复正常,开市首日,如何保障防疫到位?茶叶交易情况如何?茶叶生产还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防疫:红外线测温秒出结果

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在市场入口10米开外,就设置有疫情防控卡点。卡点处,红色帐篷内安装了红外线测温设备,人员进入后,设备可以自动测温,一旦发现体温异常便会立即报警。如有异常,帐篷外的工作人员还会手动进行二次测试。体温检测正常后,再逐一进行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的登记。“红外线测温非常快,秒出结果,正常情况下1分钟不到,就可以进去市场,不耽误时间。”值守人员说。

登记完毕,记者领到一张绿色标识。标识中间是一个醒目的“测”字。上方写有“今日体温已测”的字样。值守人员介绍,拿到这个标识,意味着已通过体温检测,当日进出交易市场,可直接走免复检通道,不再接受重复检测。

而外地客商进入市场,还需要出示“鲜叶采购证”。“他们需要前往名山区经济信息和科技局,出示自己的健康证明,办理‘鲜叶采购证’,凭借此证就能出入全区范围内的茶叶交易场所。”值守人员说。

据了解,为了给外地客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名山区还特意指定了7家酒店,为客商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并且提供成都双流机场往返名山的专车接送。

此外,市场周围还安排有戴着红袖标的党员先锋队,随时随地监督交易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口罩,并提醒商家注意清洁卫生。

开市:首日干茶成交量约1200公斤

走进交易市场,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这里主要批发销售甘露、石花、毛峰、竹叶青、龙井等半成品或成品茶叶。

一大早,本地茶商文联凯就开车载着120斤茶叶,从名山区前进镇赶到了交易市场,按照地上白色网格标识找准了自己的摊位。

文联凯自己经营着一家茶厂,与茶叶打了30多年的交道,往年茶叶都不愁销,但是今年遭遇疫情,他心里有些打鼓,“很多外地客商都说来不了,接下来的市场行情也不知道如何。”

与大多数本地茶商“坐等”客商上门不同,本地茶商彭帅则通过朋友圈打开了线上销售渠道,生意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小。“春茶上市以来,我们的干茶销售量已经超过1500斤,销往福建、山西、贵州等地。”彭帅说,这几年,他通过在全国各地跑客户,积累下不少的人脉。“我提着茶叶上门给经销商看,他们也懂行,对蒙顶山茶的评价很高,一来二去都成了回头客,彼此都非常信任,每年新茶上市,他们都直接在网上下单。”

“名山茶叶条形好,颜色绿,性价比高,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安徽茶商查松林连续10年在雅安收购茶叶,两天前,查松林便抵达名山,等待开市。他说,“我们就像是候鸟,时间到了,就飞回名山看看。”开市当日,查松林采购了上百公斤蒙顶石花。

据统计,该交易市场干茶首日成交量约1200公斤,成交价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挑战:着力解决用工缺口和资金不足的问题

截至目前,雅安569家茶企复工率达85%,其中27家规上茶企全部复工。10多天后,名山区35万亩茶园将进入大面积开采阶段,用工难、资金不足问题都摆在了眼前。

“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管控,外地工人进不来,但本地群众暂时也没法外出务工,这些劳动力可以利用起来。”名山区常务副区长黄勇刚说,目前低海拔地区的茶园已经开采,在各乡镇的积极动员,当地劳动力基本上满足用工需求。然而,高峰时期,名山区采茶工的缺口预计达到5万人。“目前,我们正在协调荥经县、天全县、芦山县等地的务工人员,解决高峰期用工难题。”家门口务工,让没人采摘的春茶有人采,也让无法外出的群众有活干。

数据显示,往年在来名山购茶的客商中,湖北客商的数量占了三分之二。而今,打电话来询价的湖北客商都少有。“只有本地茶厂将鲜叶收起来,转化为可较长期储存的干茶,才能防止鲜叶变废叶,不让群众因疫情而致贫返贫。”黄勇刚说,在鼓励茶厂收购鲜叶的同时,政府也考虑到茶厂可能会面临干茶库存销售不出去,资金流面临断裂的风险。

为此,名山区从增贷款、降利息、给补贴3个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区域内9家金融机构相继推出“鲜叶贷”“存货贷”“流水贷”等信用贷款产品,缓解茶企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