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雯文 川报观察记者 李丹

“特殊时期,出房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哦!”“这步棋我都没想到,你走得太棒了……”2月22日,在宜宾市救助管理站阅览室内,工作人员正对一名未成年男孩涛涛(化名)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活动,此时的涛涛正一边思考,一边专心下棋,还不时给工作人员讨论如何布局。近段时间,救助管理站通过亲情关爱、文体活动、行为矫正等心理疏导方式,逐渐缓解了涛涛刚进站时的紧张、抵触等负面情绪。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攻坚克难期,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民政领域流动性最强、防控工作最难、自身防护能力最弱的服务对象。宜宾市救助管理站秉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原则,依据《四川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对站内受助人员实行进站隔离观察和严格封闭管理。

为防止疫情期间在站受助人员因滞留时间较长而产生焦虑情绪,市救助管理站及时跟进心理疏导服务,专门制定了《在站受助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实施方案》,利用站内3名国家中级社会工作师和1名初级社会工作师的有效资源,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心理疏导工作小组,负责站内受助人员的心理状况评估、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工作小组为充分了解受助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在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跟踪、解决这些问题,对所有在站受助人员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以“定向结对”的方式,针对受助人员不同情况及特点,每周开展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心理疏导活动。小组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心理服务人员,一定要与服务对象共情,理解他(她)们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取得信任,进而帮助他(她)们渡过难关。”

在防控重大疫情中,信心和药物同样重要,健康的心态是预防新型肺炎的“心理口罩”!宜宾市救助管理站在疫情期间适时开展心理干预指导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疏导,有效帮助了在站受助人员在抗击肺炎疫情期间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使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建立安全感,以良好乐观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