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对于四川人而言,地震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专业性与时效是最重要的两个“考量要素”。如何科学开展救援,一份名曰“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的资料尤为重要。

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当日16日4时42分,不到10分钟时间,一份“泸县6.0级地震快速评估简报”出炉并递交到抗震救灾指挥部。

近日,川观新闻在四川省安科院见到这份简报。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资料?又怎么能如此高效出炉?记者进行了采访揭秘。

高效:10分钟便可出简报

“9·16泸县地震”发生后,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值守人员迅即忙碌了起来——他们要完成“快速研判震区承灾风险和救援能力”的工作。

与此同时,早已搭建完成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也已在自动运行,与值守人员在“人机交互”运作下,仅10分钟便完成了第一份“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并呈报应急厅。

记者看到,简报不仅涵盖了震区社会经济及人口分布概况,还对震区矿山及危化企业,水库及水电站、学校及医院、救援力量驻点等重要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全省救援队伍分布情况自动提出了“剪刀拳头”队伍批次出动建议,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后续指挥决策中提供辅助支撑。

而这背后,是一套强大的系统支撑。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具备实时的数据和空间分析功能,同时还拥有基于海量大数据的网络检索功能,从而在地震发生后10~15分钟内,自动产出该地震的相关参数、震中地形图、周边人口数据、周边村镇位置情况、周边县区位置情况以及震区的历史地震数据,震区及周边矿山及危化企业、重要水库及水电站、卫生防疫力量、救援力量驻点、救援物资储备库、学校、车站、宗教寺庙与景点、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等详实信息。

追溯:省内第一份“地震简报”始于2019年

“泸县地震”的简报,并非四川首份。省内第一份较为成熟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要追溯到2019年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后2小时,也是由省安科院技术团队制作完成。

“22时55分地震发生后,为了震后第一时间内获得震情信息,我们6名技术人员临危受命,在震后10分钟内迅速实现在线响应,同时处理大量要素数据,集中编图,制图,制作报告,在震后2小时内为前线指挥部提供了第一份‘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技术人员马国超告诉记者。

2019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经应急厅党委研究,在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设立四川省地震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中心,为全省地震、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防火等自然灾害提供全面技术支撑保障。

应用:已从人工到可模块化自动出图

2019年“6·17”长宁地震时候的首份“简报”,全靠人工完成。“虽然两小时的速度已经是当时最快,但对于救援工作而言,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此后,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技术团队深刻地认识到依靠人工手动绘图,2个小时的报告产出速度远远达不到为指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保障的要求。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技术团队在应急厅地震地质处的指导下,开启了四川自主研发了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的历程。

为了解决灾害初期信息盲点问题,丰富灾情研判图件类型、提高出图效率,省安科院(应急技术保障中心)技术团队从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历时8个月,运用“空天地一体化”风险感知技术,对全省183个县(市、区)基础遥感影像、3000多个危险源企业分布、121处重点水库、120处水电站分布、300多条历史地震、700余个应急救援力量分布以及全省经济、人口、道路交通、水系等数据进行搜集与整理工作,建立各项要素数据库,拓宽灾前遥感影像获取渠道,经过1年多的不断努力,逐步实现了由人工手动绘图到地震应急图件模块化、专题化和自动化制作。

一组数据见证了效率的提升:2019年6月17日,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120分钟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2019年12月18日,内江市资中县5.2级地震,40分钟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2020年2月16日,自贡市荣县4.4级地震,22分钟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2020年10月21日,绵阳市北川县4.6级地震,16分钟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2021年2月15日,宜宾市珙县4.0级地震,10分钟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

“目前我们已实现灾后10~15分钟内自动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及时有效地为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辅助支撑。”省安科院3D技术研究所所长、应急技术保障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立娟说,该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地震灾害“黑窗期”应急救援的效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