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相信不少宝宝都跟华仔一样,对每天更新的相关数据和信息非常关心:前一天有多少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又有多少密切接触者?他们都出现在哪里?行动轨迹是怎么样的?这些数据和信息,都与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密切相关,那就是流行病学调查。(下简称“流调”)

作为最先冲上前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第一枪的先遣战士,成华流调人员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晓燕就是其中一员,她不仅带头果断组建了7个流调小组共14名流调成员,而且全力以赴投身到抗疫一线当中。走,今天华仔就带你跟着赵晓燕一起,去看看流行病学调查究竟是怎么做的~

主动担当 始终站在疫情最前沿

“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随着企事业单位有序复工,人员的流动性增加,对我们的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家千万不能松懈!”

中间为赵晓燕

↑↑↑在经历了20多天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后,成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赵晓燕仍然保持着饱满的战斗状态。

今年一月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有着丰富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经验的她,被任命为成华区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组副组长。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现状,她带头果断组建7个流调小组。即使组建起了这支经验丰富、专业精干的团队,赵晓燕也并未放松自己。

疫情防控阻击战刚刚打响时,她便身先士卒,亲自挑起了对成华区首例疑似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担,她带领团队快速摸清病例行踪轨迹的每一处细节,火速锁定传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阻止了病毒的肆虐传播。

“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和了解还比较有限,大家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惧怕,我必须带好这个头,给流调组的小伙伴们打一针“镇定剂”,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科学正确应对疫情。”自除夕夜以来,流调组全天24小时奋战在第一线,每日繁复的工作早已不分昼夜。作为流调组技术分管,赵晓燕更是作出表率,带队深入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发热门诊、集中隔离点等场所和区域。

针对流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她时常利用工作间隙,多次组织流调组人员进行案例分析,把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传染案例画成关系图进行复盘和交叉对比,鼓励大家分享调查技巧,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

除了严格质控流调现场外,完成流调后,她还认真梳理审核每一份调查报告,促使全组人员不断学习、持续改进,根据已奔赴过疫情前线的“侦察兵们”的实际调查情况及时调整,以提升流调人员的业务水平。

同时,她还负责监测组工作内容审核,对疫情预警监测、病例数据收集统计报送、密切接触者追踪及转运协调等工作进行全面把关。

除此之外,每次在医院做完流行病学调查后,她都要在现场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培训,提升医护人员防护意识。

“疫情监测报告精准无误,才能确保真实掌握我区疫情分布和发展趋势,才能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技术支持。”来回穿梭于办公室和医疗机构,超负荷地连轴转,已成为赵晓燕工作的常态。大家都知道,赵晓燕的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也达成共识,疫情防控方面的疑难技术问题,找“燕姐”准没错!

鼓舞士气 凝聚力量共克时艰

“好的,我马上通知相关人员,我和他们马上就赶过来。”

这天,处理完手里的工作已是凌晨两点钟了,在回家路上,赵晓燕又接到值班室电话,原来是一个非医疗机构点位的报告,疑似患者曾在该点位停留,需排查可能存在的密切接触者,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鉴于该点位情况较为特殊,她立即改变路线赶往现场,等一鼓作气处理完事情已是早晨7点过,不知不觉居然连续工作了28个小时,黑夜与白天,相隔似乎就在一瞬间。

流调组每天最多要接到10余起疫情的报告,平均耗时6小时/例,完成调查后,还需尽快赶回单位,于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撰写报送。而监测组人员,除了面对复杂多变的监测数据和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最多4天,他们中就有2人需要值守一次完全无休的夜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却并未让各队员退缩,反而是越战越勇!“燕姐不光教会我们规范操作,也以身作则带领我们冲锋陷阵!感觉她才是最忙的,无时不在工作,甚至走路都在远程指导、协调问题,有燕姐在,我们就觉得特别安心!”——成华区流调人员

赵晓燕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深受大家的肯定及认可,也激励了病患和“战友”们乐观应对疫情的信心,有了她这个主心骨,大家不约而同地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完成调查后撰写流调报告

赵晓燕说,要打赢这场战疫,不光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态也是抵抗疫情最好的心理防线。

“号角吹响,使命必复,疫情来临时,每一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在战斗着。我坚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成华区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亲爱的祖国,一定能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赵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