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川报观察联合推出专栏《健康战疫·室内健身每日练》,教你每天一练!


疫情期间,再次提醒大家:

尽量减少出门,如需出门

一定要注意防护!防护!防护!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想要运动的人,还是建议居家运动哦

几个简单的有氧能力练习方法送给大家!

1、跳台阶

动作要点:

① 自然站立在台阶前,双臂自然屈臂上摆,同时前摆手臂对侧腿上抬放在台阶上。

② 从准备姿势开始,做登台阶动作,起跳同时双脚和双臂交替。

2、后踢腿

动作要点:

从慢跑开始,使摆动腿脚后跟拍击臀部,膝关节在弯曲过程中向前上摆动。

3、原地小步跑

动作要点:

前脚掌蹬离地面,原地小步跑。

4、原地快速高抬腿

动作要点:

① 自然站立。

② 前后摆臂进行原地快速高抬腿。前摆手摆到约肩部高度,大腿摆到与地面平直位置。

5.跳绳

动作要点:

①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长度的绳索。

② 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即为适合的长度。

③ 向前摇时,上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前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做外展内旋运动,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

④ 跳绳时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跃起时,不要极度弯曲身体,要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跳时,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⑤ 选择平坦地面,最好穿上缓冲较好的运动鞋。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几个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方法,你学会了吗?如果喜欢,记得转发给家人和朋友奥,只有大家共同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抵抗病毒的侵袭。

健身小知识>>>

今天小编介绍的有氧运动的项目大家都学会了吗?那么,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有氧运动的相关知识吧。

有氧运动须知

1.何为有氧运动?


人体运动需要能量,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


2.轻轻松松的运动算不算有氧运动?


轻微的运动不是有氧运动,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只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才能锻炼心肺循环功能,提高人的体力、耐力和新陈代谢潜在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运动。也就是说,有氧运动在达到或接近它的上限时,才比较好。而这个上限的限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


3.怎样掌握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


● 运动前预热。运动前需要有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拉伸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


●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运动时可随时数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合适,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心跳有点加快、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就说明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 持续时间。一般健康者每次有氧运动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可长至1~2小时,主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下次运动就要减量。


● 循序渐进。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检查,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想了解更多室内健身技能

点击进入专栏↓↓↓



图片由四川省体育科研所提供

本栏目在四川省体育科研所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