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叮咚!”2月18日11时许,微信群里弹出一条消息:“孙老师,方案又改了一版,请看一下。”孙群立即点开文档,逐字阅读起来。随后,一场小型研讨会在微信群里展开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资源微生物学与微生物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孙群,将其在国内外的学生共20余人集结起来,组建了一支科研团队,开展科研战“疫”。

2月18日,孙群在办公室工作。(受访者供图)

这是一场“空战”——由于按学校规定团队多数成员尚未到校,在家办公,网络空间成为主阵地,微信、QQ等通讯工具成为主武器。连日来,团队申报了多项与抗疫相关的科研项目并启动前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大年初一到岗,

“两点一线”筛选抗疫物质

这个春节假期,是孙群当上大学老师以来度过的最短假期之一。

在得知疫情蔓延消息后,才回老家内江待了一天的她,大年初一就又回到了学校,一头“扎”进办公室,“思考着能从科研角度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

聚智聚力,孙群紧急集结其学生等20余人,成立覆盖硕士、博士、博士后的科研团队,目标只有一个:抗疫。

1月26日,国内数据平台首次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这给长期与食品、微生物“打交道”的团队带来灵感:“能否从富含多酚类物质中药、茶叶等食品中,筛选出具有潜在抗疫功能的成分?或者增加免疫力?”

立即行动。孙群与博士后曾维才副教授共同开展相关研究。这边,孙群在办公室中快速查询各方面资料,中午下班时间不休息,困了就喝杯咖啡提神,开启办公室与家“两点一线”模式。那边,未在校的曾维才通过网络与孙群沟通。

在二人合力之下,研究很快取得一些进展。四五天后,他们通过分子对接等手段初筛出的相关化合物极其结构参数便全部发送给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以备后期药物研究。

以“轮休”方式工作,

记不清项目申报书改了多少次

申报抗疫科研项目,是孙群团队近期另一件大事。

“方案我今晚先改一版,老师休息一会儿;发群里后老师再改,我再休息一会儿。”团队一位博士说,为了申报科研项目,大家开启了“多班倒”“轮休”工作模式,记不清项目申报书改了多少次。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团队联合华西附二院完成了成都市新冠防治专项“基于化学发光的新冠病毒特征反应性蛋白标记物的高敏检测方法研发”项目申报,参与“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诊疗全程研究”项目中方案制定。

“科研成果不能只躺在书本里”,孙群带领团队提早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按照研究兴趣,大家组成了新冠肺炎特征生化因子、检测方法评估、组学研究取样方案等四个小组,明确各自任务,挂图作战。

“这是昨天到今天的阅读讨论汇总。”晚上9点半,博士生梁鹏宽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份近2000字的“临床检测中新型冠状病毒阅读汇总”资料,并附上一段说明。

检索文献、分享资料、讨论问题,每天,团队微信群反复刷屏。经过5天努力,团队形成了4份简要报告,以期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大数据交叉平台”建设提供有用数据。

20多个微信群里做科普,

边学边教的“18线女主播”

在孙群的微信中,消息最多的除了团队交流群外,还有20多个医务人员群、同学群、微生物学会群等,这些是她的科普平台。

“医务人员奋战在一线,可能没有充裕时间做科普,我尽力做一些吧。”孙群说,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市民,都多多少少有不明白的地方。

“病毒传播有何特点”“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问题频频被提及,结合自身知识及网络发布的权威信息,孙群不厌其烦地向咨询者普及知识。

与此同时,她还要承担教学任务。“现在学生还没有返校,教学将在网上进行。”2月18日下午,孙群坐在办公室里,面对两台电脑,一边学习如何分享课件资料,一边把新同学拉进课堂QQ群,发布即将网络授课的群公告。

“我们已经提前录制了网络授课视频,这次网上教学更侧重于‘翻转课堂’。”她一遍又一遍检查备课资料,“学生们看了视频有不理解的,我会在QQ群里详细解答,我们更鼓励同学们先自学,思考后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接触新的教学方式,52岁的孙群笑称自己要当一回合格的“18线女主播”。

同学们纷纷为她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