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了,心中有太多的不舍

----追记广元市青川县七佛乡明水村党员高义泉

2月15日,狂风呼啸,山河呜咽。十里八村的群众都在哀悼着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义泉。

一处,两处,三处……一河两岸的山坡上,分散着从各村赶来的群众,在“抗疫”这一特殊时期,他们只能选择这一特殊的方式泪别这位曾经的好社长、好朋友、好兄弟。

“兄弟,请放心,我们一定把你没有做完的工作做得好!”村主任赵自雄泣不成声。

“高义泉,是我们这里的大好人啊!不能就这么走了啊!”村民洪仕高哽咽着。

……

明山静水见初心。青川县七佛乡明水村村委委员、一社社长高义泉于2月13日在抗疫一线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憾然离世。带着对家人的牵挂,带着诸多未了的心愿,带着对这片热土的眷恋和不舍走了,生命在那一刻化作了永恒。

角色:村官

这是高义泉生前最后一句话---

“打什么120,等我把手头事情忙完再说”

“打什么120,我不去医院,等我把手头事情忙完了再说……”这是高义泉生前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未曾想却成了他留给家人、同事最后的诀别。

“高叔叔工作起来不要命,真得让我们年轻人自愧不如!真得没有想到……”明水村23岁计生专干范术蓉简直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她说,2月12日上午9点半左右,她到村委会开脱贫攻坚“作战室”的门,不料钥匙断在里面,便给高义泉打电话。正在村里进行排查工作的高义泉立刻赶回村里将门锁修好。两人一起整理相关文件资料一直到中午12点。“平时我们两个是面对面坐在一个办公室,经常一起加班,怎么说走就走了……”范术蓉多么希望这是一场恶梦。

当日下午1点30分左右,村主任助理李荣香下村排查回到了村里。他走进办公室,看到高义泉已经下村回来,正在整理收集的资料。下午4点19分,李荣香正准备喊高义泉一起汇总资料,却发现高义泉神色不对,表情十分痛苦:头上在冒着冷汗,手里拿着一支笔不停地颤抖,想起身站起来,但身体好像已经不听使唤。李荣香一边电话通知其家人,一边和几名村干部把高义泉抬到了村卫生站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其血压值为“200/125”,反复量了三次都是这个值。村医说:“已超过三级高危临界点,必须马上送上级医院。”

几名村干部准备把高义泉送往医院治疗。由于村委会距家较近,妻子尚珍元、儿子高伟也赶到了村卫生站。此时的高义泉却突然清醒了一下,可以说话了。妻子心痛地问他:“老高,你这是怎么了,千万别吓我和孩子啊!”高义泉小声说:“没事的,可能没睡好,给我来杆烟提提神。”说着,李荣香便把一根香烟点着递给了他。看到高义泉状态有了好转,大家终于松了口气。

高义泉很快把一根烟抽完了,他把烟头丢到了门边的垃圾筒里,遂欲上楼去把排查工作的表格完善一下。此时他又感到一阵头痛,与刚开始的症状一样,反复了两次。大家看到这种情况,便纷纷劝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先去医院检查治疗。由于山里信号不好,于是村主任赵自雄立刻向乡党委书记赵彬报告,通过乡上马上联系“120”前往村口汇合。

“打什么120,我不去医院,手头的事情还没有做完,等明天再说。”听到要将他送医院,高义泉似乎有些急了。

“我们容不得他倔强了,必须马上把他送医院。”说着,村干部在村上找来了车辆,把他抬上车就往村外走。刚走到燕子村村口,高义泉突然病情加重,一口鲜血喷到了车子的前排,并溅到了挡风玻璃上,大家都感到情况已十分危急。此时,救护车也赶到了村口,医护人员马上进行现场抢救送往青川县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当天晚上,高义泉情况依旧没有好转,又紧急转往广元市中心医院救治。

高义泉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尽管经过医生极力抢救,但高义泉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除了呼吸,已经不省人事。2月13号晚上,高义泉经抢救无效离开人世。

2月15日,家人为高义泉举办了一个只有至亲参加的简朴的葬礼。“父亲一生节俭,我们就按老人家平时的教导一切从简。”儿子高伟伤心地说,“我平时对父亲关心太少了,希望他能够在天堂原谅我的不孝。”

尽管这是一个最为简朴的葬礼,但附近群众还是都在默默地哀悼这位好党员、好邻居、好朋友、好兄弟、好长辈,自发地站在山坡上送他最后一程……

自大年初一以来,高义泉每天骑着摩托车,在村里来回宣传防疫知识。他每天都要挨家挨户跑一遍,入户宣传防疫知识、防疫政策,做好外来人员信息排查上报等工作。谁家有人从湖北回来,谁家有人经常要出去打麻将,谁家最近要办婚宴,谁家子女要回家过年......家家户户有个“风吹草动”,高义泉都摸得清清楚楚。随着他挨家挨户做工作,经常串门的老人们不出来了,喜欢打牌、打麻将的人也散开了。   

正月初一晚上凌晨,计划正月办酒席的1社群众吕某、白某等被高义泉通知在一起商议取消酒席的事情。   

“那可不得行,客也请了,啥子菜都买齐了。”还没有等高义泉开口,白某就抢着说道,“我初三就要办了,客也请了,如果取消,十几桌的菜你叫我咋个弄。”   

“办酒席重要,还是这么多人的生命健康重要,万一外面的人把病带来咋办?”高义泉大声说到,“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还敢办酒,办起估计好多人也不敢来吃哦!”   

“那我少办几桌嘛,这总可以了嘛!”白某说,我不喊外面的亲戚朋友,就喊至亲一起坐坐。   

“那也不行!我们村里也有湖北回来的,况且现在明文规定不准办酒席!”高义泉严厉地说。

  白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好作罢,但同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想办法把他买的菜卖了,二是自己不去给亲戚做工作。

“我也是为你们好呢,要是在因为你办酒席传染了疫情,那可是要坐牢的。”高义泉动之情、晓之以理,“取消酒席的事情我帮你去说,你把菜给每家每户都送过去,大家还领你的情呢!”   

最终,在高义泉的陪同下,白某给村里挨家挨户送去办酒席的菜。吕某等也给亲戚朋友打电话说不办酒席。   

开展疫情宣传是第一步,防止疫情输入更是关键。燕子村、明水村地处同一条山沟,一条村道将两个村紧紧地串在了一起,两个村经过商议决定在燕子村孟江口设卡口,守住一个出口就确保了两个村的安全,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 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到卡点后,高义泉每天坚持带头执守,仔细检测经过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牢牢地把守着两个村的疫情防线。每天夜班,高义泉穿着厚厚的大衣,一直坚持到凌晨才回家。  

半个月以来,高义泉坚持每天对分管的村社进行一次全面消杀,两天一次对群众家中进行一次彻底消杀,小到厕所、厨房,大到全村的公共区域、卫生死角,都要进行全覆盖消毒灭菌。   

“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谈到高义泉,47岁的七佛乡人大主席刘彩芳双眼噙满泪水:“在这场全县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高义泉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心底深处的那份初心,直到为疫情防控工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记者感言: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化作了共产党人精神的永恒。他在抗疫的路上长眠,却把温暖留在了村民的心间。他虽然走了,但他心中实在还有太多的不舍。

角色:党员

高义泉用生命诠释着党旗下的誓言,明水村的干部群众心里有杆称――

“你把群众捧在心里,群众把你举在头顶”

不仅是在这场疫情防控中,多年来,高义泉还一直是当地群众心里的“活雷锋”。哪家有个什么事儿,他都乐意帮忙。   

“这娃儿是个热心肠,哪家有啥事都喜欢帮上一把。”今年73岁的李清香老人看着高义泉长大的。他与高义泉家就隔一条河,走路也就几分钟。2012年5月,李清香因为骨质增生行动不便,买个啥东西、做点啥农活、帮忙弄点柴啥的……这些年家里有啥事都是找他帮忙,那都是随叫随到,从来没有推迟。   李清香老人说,一到农忙季节,一个人又行动不便,儿子也在外打工,家里活路都是高义泉夫妇来回张罗。春节前,高义泉还帮我们种了几亩土豆,别说吃饭,连水都没有喝一口。   

在明水村,哪家有困难,哪家就会有高义泉的身影。2019年8月,明水村一社的洪仕高打核桃时从树上摔下来,造成多处骨折,在广元市中心医院住院近一个月。8月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自己住院需要人照顾,家里10多亩玉米没人收咋个办。“几万块钱又打水漂了,哎呀这一年又白搞了。”这可把洪仕高急坏了。

高义泉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组织10多个村民连续干了两天两夜悄悄地把洪仕高10多亩玉米收了,背了70多背篓。这让洪仕高感动了好久,洪仕高康复后请了高义泉好几次,吃个便饭感谢一下他们,都被婉言谢绝了。

明水村一社地处半山腰,每到三四月就到了枯水季节,20多户村民70多口人吃水成了一大难题,很多人要走几里路挑一个多月的水吃。高义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积极争取,2009年该社纳入项目规划实施,找水源、协调地基、修水池,最终在2010年4月全社都吃上了自来水。从此,该村告别了缺水的日子。   

2018年“7.2”洪灾,洪水把明水村村道冲毁,也将民水村第二居民点外的河沟外200多米的涵洞堵塞,导致9户村民家中进水,泥沙也冲入村民家中,其中张义容家一楼都快堵满了。   

“共产党员就应该多为群众办实事。”雨停后,高义泉带头钻到居民点只有1米高的涵洞,佝偻着身子用锄头和双手往外掏石头和泥沙,通过两天的鏖战,终于将涵洞疏通,锋利的石头将高义泉的手和脚划的满是伤痕。

“老高忙工作,帮人家干活跑得挺勤快,可家里的事情从来没有干过。”妻子尚珍元委曲地说,“但每次看到他蓬头垢面地回来,我又心疼的不得了,也就没有了怨言。

高义泉与尚珍元是初中同学。婚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30多年来没有红过一次脸。

高义泉自从当了村干部后,将所有心思就放到了村社群众心上,很多时间都没有在家,家里农活都没有管过,重担落在了妻子尚珍元身上。尚珍元不得不学会了耕地,全乡第一个女人耕地,一下就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女汉子”,大家还笑她“培养了一个脱产干部”。 尚珍元找高义泉抱怨,你一月才好多钱的工资,看你一天忙上忙下,一天到黑都不落屋,成了一个“野人”,家里的活路你也不管,纯粹是一个“甩手掌柜”。  

高义泉时常对妻子说,我是一名党员,大家对我们这么信任,组织将重担交给我,我不能辜负组织和村民的信任,多为村里多办点实事,家里的事儿你就多担待些。   

2019年1月,很多村民的脱贫攻坚软件资料不齐,高义泉主动申请到乡上完善资料,吃住在乡上1个多月,每晚都加班到凌晨,连个换洗的衣服都没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慢慢地,尚珍元理解了自己丈夫的辛苦。主动承担了家务和农活,按时把饭做好,让他安心工作,真真当一个“脱产干部”。

高义泉曾私底下聊天时这样说过,自己对不起家人,特别是年迈的父母。高义泉的父亲高如生,今年77岁,已瘫痪在床11年;母亲刘兴珍,今年75岁,也是常年体弱多病,每天都在靠药物维持。但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报怨,老人说:“咱农村人也说不出什么大话,但知道一个理:如果当干部只图个名,不帮乡亲们做事,那就是让全村人戳你的脊梁骨;儿子是为了全村人安全走了,可他走得值!”

记者感言:用年复一年的辛劳一心为村民办实事,信守履职时的承诺。多少年来,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片多情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在山村上空高高地飘扬。

角色:父亲

女儿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她说---

“我多想回到小时侯,再坐到父亲的肩头”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等我长大后,却是山高水远他乡留;多想再给您烫壶老酒,多想再给您点一次烟斗;可此时此刻,你却在里头,我在外头……”连日来,父亲的离世,女儿高丹衣泪涟涟。   

本想回家陪父亲过年的,可最终成了终生的遗憾。春节前,怀有7个月身孕的高丹在医院检查时发现胎儿发育畸形做了手术,便一直待在婆家做“空月子”。 母亲担心女儿身体,在父亲生病当日下午并未告知女儿,直到当天晚上在广元市人民医院抢救才不忍心告知了实情。13日下午四点左右,高丹从峨眉山赶到广元。“父亲正在重症监护室里,我只能通过视频看一下父亲疲惫的面容,那一刻我心如刀绞。”高丹说,她多么希望此时此刻奇迹能够发生,希望能陪父亲好好说说话,但任凭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父亲连句话都没有留就走了。面对父亲冰冷的身体,她心里充满了自责,恨自己对父亲关心太少了,恨自己不能陪伴在父亲身边,父亲生前的一幕幕涌上心头。

高丹说,她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在高丹6岁的时候,正在读小学一年级的她,脚上生疮感染的很厉害,连续两个月都不能去学校。看着女儿小小年纪却在遭受如此伤痛,还耽误了学习,高义泉心里难极了。当时的明水村与外界还不通公路,父亲就把女儿驼在肩上,爬了五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外面的卫生院进行医治。

到了中学,高丹就到了山外的凉水镇读初中。那时候,农村条件依然很差,出村没有路,过河没有桥,特别是每次大雨过后,河水暴涨,求学之路充满了艰险。父亲很担心她的安全,就用绳子把她捆在背上,拄着一根木棍趟水过河,途中有几次险些跌倒在水里,如果不是父亲死死地抱着河中央的那块石头,父女俩很可能就被洪水冲走了。从家到山外的公路,父亲背着她走了五个多小时。自己安全了,与各地赶来的同学一起沿着大路朝学校走去。回头看看父亲,他已经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了。“现在想想真后悔,真恨自己那时的无知,怎么不知道叮嘱一下父亲注意安全呢!”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丹渐渐地理解了父爱的伟大,父亲当时的背影不时地在她脑海中浮现。  

在高丹眼里,父亲是一个很“抠”的人,自从自己记事起,就看到父亲省吃俭用,从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他如果外出办事,天不亮就起来,口袋里揣个馍馍边走边吃,中午也舍不得在外边买点吃的,直到晚上回家来才热口饭吃。但父亲对自己和弟弟向来是不“抠”的。对待儿女的学习上无论再多费用,他都舍得。他经常说,咱农村人就要多学文化才有出路,才能走出大山。高丹上大学后,父亲主动将平时打零工的钱汇给她,让她买台电脑,多学点知识。高丹提出每个月不用给她那么多生活费自己可以勤工俭学。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你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等你有出息了,爸爸就轻松了。”

高丹说,父亲是一名1990年就入党的老党员,他一有空就跟我讲党的奋斗故事,鼓励我加入党组织,不是形式上而是思想上和行动上。按照父亲的教诲,她于2013年就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大学毕业后,高丹不负父亲期望,在峨眉山做了一名教师,后来又在当地成了家。此时的父亲依旧经常牵挂她。“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高丹说。

成家后的高丹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不能陪伴在父亲身边,是作儿女的最大不孝。”2019年暑假,高丹终于回到了家里,打算好好陪陪父母。此时的她发现父亲突然苍老了许多,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显得更加粗糙,头发白了大部分,但他仍旧那么操劳,特别是当了村干部后,几乎每天都在忙碌,很多时候晚上回到家里还在加班。

“责任感三个字是我对父亲最深刻的认识。”高丹回忆,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党员,但他又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

“闺女,我的眼睛怎么看不清楚了。”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高丹听到父亲叫自己便立刻跑了过去,劝他好好休息一下,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白天再做。可她执拗不过父亲,她只有陪父亲把当天的脱贫攻坚的表册填完。父亲告诉她,做事情不能托,当天事情当天做完。

看到父亲在夜灯下辛苦劳作的样子,高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悄悄地在网上为父亲买了一副智能眼镜。父亲戴上眼镜后非常高兴,称赞说:“闺女帮了爸爸大忙了!”

去年暑假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是高丹陪伴父亲最后的一段时光。未曾想到,那段时光却成了她与父亲的生死离别。

“父亲是带着牵挂走的。”高丹说,弟弟还未成家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今年春节,父亲还在电话里说等忙完这段时间,一定要把家里房子翻修一下,好让弟弟早点带个女朋友回来!

“爸爸,如果时光能够倒回,女儿最想对您说的话就是:您一辈子为他人负责,现在我对您负责一辈子,别那么劳累,别总是一个人扛,还有我们,我们一起!”高丹在怀念父亲的文章里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父亲是我的榜样,我一定继承父亲遗志,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记者感言:因为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因为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高义泉是铁打的汉子,是山里人的村魂。站起来,他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他是一座丰碑!(刘保刚 李波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