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争日,夏争时,当前,复工复产成为广大企业呼声。帮扶中小企业的方法有千万条,但做好复工复产是最重要的那一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政府部门如何更好地优化服务,把这次疫情作为优化服务的“磨刀石”。本期推出三篇评论文章,为企业复工复产出谋划策。



这次疫情大考,也是政府优化审批服务的“磨刀石”,审批部门不能只做把关人,还要做好共事人、合伙人,和企业一道,休戚与共,共克时艰,共度难关。

审批部门不能只做把关人


王付永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央要求各地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如何给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审批服务,政府的行政审批服务因此面临挑战。


对问题企业复工审批“一票否决”,固然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是,在企业复工复产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审批部门更应该践行优质服务的理念,在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审批也不能止于“一票否决”,而应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急人所及,帮助企业解决发现的问题。


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不搞“一票否决”不是包庇问题,忽视问题的存在,而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对于复工企业,要求防疫物资,电子体温枪、口罩,从业人员14天的量,消毒液都要齐全。在审批的时候,发现这些物资如果没有备好,在企业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是否可以和企业一道想办法出注意,找到有效的替代方案,既不给疫情防控添乱,又能助力企业实现复工复产。比如,有的企业没有备好从业人员口罩14天的量,那么是不是可以实行柔性的复工办法,让企业实现“小步快走”复工。


可以说,这次疫情大考,也是政府优化审批服务的“磨刀石”,审批部门不能只做把关人,还要做好共事人、合伙人,和企业一道,休戚与共,共克时艰,共度难关。


做好“引导员”,政府就不能光坐在“门可罗雀”的办公室等着企业上门咨询,要走到企业中去,了解政策是否落实,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是否带来实际效果。只有如此,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情势,保持政策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

政务服务不能“靠等”要“靠前”

张舟


本周以来,各地因疫情而“暂停”运转的企业,纷纷摁下了复工的“按钮”,与企业经营生产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也因此备受关注。


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之下,企业想要顺利开工却没有那么容易。开工审批程序多、招工难、口罩、测温枪等防护物资缺乏,物流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企业复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服务部门却一反常态,以疫情防控为借口,搞起了“等待式”政务服务,给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制造了诸多不便,本质上,是一种怠政思维的体现。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角,它们不光为“抗疫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弹药”支援,还能给公众的正常生活提供必要而充足的保障。面对疫情,政府必须要做出调整,改变过去“坐着等”企业上门的模式和思维,主动走到企业一线,当好“服务员”,做好“引导员”。


不同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尽相同。防疫物资是否足够,生产原料是否充足,设备是否到位,产品运输销售是否存在困难?“服务员”的角色意味着,政府必须到一线了解企业问题所在,才能够因企施策,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便捷的公共服务,真正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为复工创造更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眼下,政府为了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出台了不少惠企政策。但政策要看效果,落实才是关键。要想企业了解政策,利用政策,就必须将政策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及时掌握企业反馈。因此,做好“引导员”,政府就不能光坐在“门可罗雀”的办公室等着企业上门咨询,要走到企业中去,了解政策是否落实,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是否带来实际效果。只有如此,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疫情防控情势,保持政策的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


防疫不能以社会停滞,经济“静止”为代价,政务服务不能“靠等”而必须“靠前”,才能尽快恢复企业活力,畅通产业链上下游,为全社会战胜疫情汇聚力量。


应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动态变化,对防控措施作出及时必要的调整,严格制止以层层审批等简单粗暴的形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及时纠正施策失度、反应过度的各种偏颇极端和懒政怠政行为。

复工复产要警惕层层审批陷阱


高云君


在全川人民的艰苦努力下,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眼下,各地企业也正在逐步复工复产,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等重点领域企业,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企业、行业均已陆续开工。但是目前推动全面复工复产还面临着返工人员不足、有些地方搞层层审批,限制开工等问题。


应该看到,在当前疫情仍然严峻的形势下,各地为保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错峰复工复产,安全复工复产,而提出一些防疫防控要求是必要的。但眼下各级各部门也需要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辩证关系,从全局性、全面性、前瞻性、全链条的角度,研究考虑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在确保安全防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步伐。


应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动态变化,对防控措施作出及时必要的调整,严格制止以层层审批等简单粗暴的形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及时纠正施策失度、反应过度的各种偏颇极端和懒政怠政行为。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遇到的问题上,创造条件,推动企业有序复工。


防控不松劲、复工加把劲、帮扶持续加力、服务不断加温,尽最大努力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生活秩序,我们就能把疫情对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