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燕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纳溪区永宁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实施“五一”工作法,坚决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防线,保持辖区“零病例”,队伍“零违纪”,服务“零距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党建引领凝聚“一条心”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带头打头阵。疫情发生后,街道所有干部职工全部取消休假。书记和主任带头,党员干部紧随其后,按照网格化责任分工,全员下沉村(社区),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给人民群众吃上一颗“定心丸”。郭崇英、李彩鸿“婆媳党员”并肩战“疫”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81岁老党员潘杰清带头缴纳“特殊党费”被群众所津津乐道。

宣传发动,凝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形成全民防控,人人参与的氛围。为此,街道快速反应,充分利用微信、QQ、小喇叭、横幅、《倡议书》、《告知书》等一切传统与新兴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交叉的宣传方式,在短短24小时内即营造出随处可见的宣传氛围。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召下,个体商贩、美发师等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到疫情抗击中来。交机驾校负责人张晓更是召集学校教练车,组成宣传车队每天沿街义务宣传,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争分夺秒,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疫情当前,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封闭式”管理后,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便,坝坝舞不能跳了,宾馆酒店不能开了,“五小”商户不能营业了,就连小区居民居家隔离,都只能每户每两天最多1人次外出采购生活物资,部分群众对此抱有意见。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凭借平时在基层治理中和居民建立的良好关系,街道和社区不分白天黑夜的和时间赛跑,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耐心劝导、用心解释,最终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永宁路沿街商户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到后来的理解支持,再后来变成自觉行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部关停。坝坝舞队长段明凤也转变了观念,响应街道的号召,带领队员们当起了“三无院落”的楼(院)长和志愿者。

精准摸排形成“一张表”

全域覆盖,精准摸排外地返乡人员“一张表”。依托党建引领下“3446”基层治理坚实基础,第一时间组织专人对辖区住户开展电话联系,引导群众增强自身防范和保护能力,科学应对疫情。在短短1天时间内,拨打电话2.04万个,大到是否咳嗽发热、旅居武汉,小到是否中途停留、何时抵纳返纳,均一一登记在案,形成全街基本情况一张表。针对电话联系不上的群众,街道绝不不管不顾,及时组织志愿者、网格员、居民小组长上门走访,通过微信视频、喇叭喊话、敲门问询等方式补充完善台账,做到不漏一栋、不遗一户、不掉一人,确保家底清、情况明,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全面梳理,补充完善三无院落散居楼栋“一张表”。在城市社区,没有物管的“三无院落”和散居楼栋往往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街道没有等待,第一时间发动人员,充实力量,在一天内就摸清了辖区469个“三无院落”和散居楼栋基本情况,迅速形成“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小区楼院-居民住户”五级责任防控体系“一张表”。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街道结合实际,通过打围封闭次通道,保留一个主通道等方式,优化整合成118个卡口点位,在每个点位综合设置协调人、巡管队、居民小组长、楼(院)长、防控员5个岗位,发动党员、志愿者、居民小组长广泛参与,扎实开展宣传、劝导、人员流动管控等工作,有效阻断城市传播途径。

全力排查,查漏补缺农村防控交通路口“一张表”。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返乡回乡人员多,来源复杂,防控意识不强,加之地广人众、医疗水平相对薄弱,是防控中容易出现的另外一个薄弱环节。针对这一情况,街道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摸准安富、朱坪等5个村,尤其是组与组之间交通路口基本情况,形成农村防控交通路口防控责任体系“一张表”。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街道因地制宜,通过拉横幅、立石墩、设警示牌、拉防护网等方式,设置农村卡口点位27个,落实116名工作人员,登记检查外来车辆和人员,控制人员流动,有效阻断农村传播途径。

联防联控织牢“一张网”

推广新型小区智能防控系统,设置人员进出“千里眼”。该系统整合全街小区常住居民、在岗人员、重点管控人员等辖区人员信息建立数据库,为每户居民制作唯一的“二维码”。小区居民出行时只需出示二维码或动态口令,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直接接触,检查卡口利用加密终端智能扫描二维码验证是否符合出行条件,符合的“码”上通行,不符合的不予放行并发出语音警告。扫码后系统自动生成出行台账,管理人员可对数据统计、分析和溯源。

募集小区院落“楼(院)长”,添加人员管控“顺风耳”。面向辖区“三无”院落、散居楼栋居民群众发出“倡议书”,募集“楼(院)长”118名,“一对一”充实到各个卡口点位严控人员进出,同时开展口罩提醒佩戴,体温日常测量,人员和车辆进出登记等工作,当好群众“守护神”。

组建“巡查管控服务小分队”,建立街巷流动“观察哨”。面向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网格员等群体发出号召,组成流动巡逻队53支,沿城市干道、公园广场、背街小巷不间断巡逻,劝导居民群众不要外出,积极配合居家隔离,防止人员聚集流动。

创先争优竖好“一面旗”

面向全体社区(村),发起“四零”社区创建号召。由街道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在疫情结束后,对创建社区(村)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根据打分评比情况,除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次性奖励外,另进行集中授牌,充分调动基层一线比学赶超、以创促建的积极性。

面向城乡所有卡口点位,开展“联防联控先锋岗”创建评选。由街道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在疫情结束后,综合评估辖区145个卡口点位,在自荐、他荐以及村(社区)推荐的基础上,择优评选出20个设置规范科学,管控严格有力,成效明显突出的卡口点位,授予“联防联控先锋岗”荣誉,并给予相应奖励。

面向所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开展“最美逆行者”的寻找。由街道指挥部办公室牵头,面向所有工作或生活在永宁街道的干部群众,深入寻找10名“最美逆行者”。通过选树先进,弘扬正气,传递永宁温度,传播社会正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贴心服务同献“一份爱”

灾难无情人有情,外地返乡同胞不是洪水猛兽,病毒才是全社会共同的敌人。为此,街道积极增添举措,优化服务,与居家隔离群众、等待复工复产企业、以及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群体等心手相牵,共度难关。

组建“包达人”服务队。成员由联村干部、村(社区)包保人、医生、民警、居民小组长构成,重点对湖北等省外疫区返乡重点人员实行包居家医学观察、包观察信息报送、包生活急需品协调、包楼栋院落宣传、包专业转运等“五包”,确保重点对象盯得紧、看的牢、管的住。

组建“永宁红”突击队。成员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构成,为企业复工复产以及武汉返乡人员、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等群体代买代办代送,全力充当宣传员、劝导员、信息员、勤务员、防疫员等“五大员”角色,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组建“艳阳天”辅导队。成员由教师、退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构成,开通24小时心理辅导热线,接受群众心理咨询辅导,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和问题。“非遗”传承人王世宏听说了街道的心理辅导队后,积极加入进来,依托“世宏蝶画工作室”,开通“蝶画”制作网上辅导,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帮助居家隔离群众消遣时光,平复情绪,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