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权军 川报观察记者 王若晔

隆冬已过,东风解冻,蜇虫始振,戴胜谷谷催春耕。

“大家搞快点收,播种机就要进地里了。”2月8日清晨,弓着腰的蓬溪县红江镇村民钱立洋,暂时挺直腰杆,扯起嗓子喊干活的村民抢收萝卜,800多亩的基地旁停着辆从重庆驶来收购蔬菜的大卡车。

疫情影响下,地里所有村民带上口罩,彼此保持五米间隔,将一筐筐大萝卜洗净,成捆地拖入卡车车厢。村支书甘小林用纸笔计算卖掉的蔬菜数量,心里却盘算着接下来今年的大春作物。

“缺农资,送到户,货到付款” 

甘小林,红江镇红江村的村支书,也是村里的粮食种植大户,他和他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流转了3000亩地,已全部种上小麦和油菜,合作社还负责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了两万亩土地。“我们地里用的化肥、种子、农药,全都来自村里农事服务超市。”甘小林说。

在红江村农事服务超市内,成堆的化肥是去年10月就提前购置,附近村民可随时购买。这里备有4万多斤大小春种子、400多吨化肥、16台农用耕种或收割机械。

“谁家缺啥农资,打个电话来,直接给他送到家,付款不着急,货到再付。”农资服务网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天有7台机器在沱牌镇作业,半个钟头3亩地全被种上夏季菜。”射洪市太乙镇大桥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文斌春节后与周边23个村委会签订耕种服务协议,“村民打来的耕种预约电话经登记,现在已有耕种面积一万多亩,相比往年同期上涨20%。”

“我们发动农资生产经销商紧急储备种子、肥料等物资,储备了水稻种25吨、玉米种250吨,复合肥2800吨,单质肥1800吨、商品有机肥2200吨,用来保障大春生产用种、用肥。”射洪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闰四月,农事要趁早”

人勤春耕早,二月农事忙。射洪市太乙镇任家沟村,村民迎着初升的朝阳忙着在大春育秧间做营养土的翻制、机械的检修、育秧场的翻耕等育秧准备工作,预计3月初开始可繁育出第一批水稻秧苗。

每个“做活路”的村民都无外出务工经历,种地时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分散干活,一亩地里仅三五个人,确保“不扎堆”。

“昨天农事服务超市送来最后一批蔬菜种籽已全部下地。”今年,蓬溪县天福镇李培明农场的开工时间被推迟到正月初九,这几天除育种栽种蔬菜外,他每隔一天需发一车菜到成都大邑县出售。受疫情影响,原本远销南京、西安、昆明等地的优质蔬菜,现在绝大多数都转为成渝蔬菜市场内销。

“提前三四天网上联系好货车司机,现在每车蔬菜能赚好几万,反正今年不会亏本了。”李培明忙招呼村民,将刚腾出来的地翻耕一遍,种上30亩茄子和20亩番茄,看着两寸高的茄子嫩苗被移栽入田垄。他乐呵呵的说:“人闲地不闲,农事要趁早,今年农历闰四月,要给蔬菜留足生长时间。”

“我晓得,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你看我做的好不好。”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一首曲罢,大英县象山镇的田间广播防疫须知继续响起:“各家各户注意,冠状病毒不可怕,最怕你们不听话,出门要把口罩带……”

田野里,带着口罩的村民正在有序劳作,有的沿着基准线撒肥料,有的背着喷壶在肥料上洒水,有的在铺地膜……他们都在为玉米播种做准备。“我们要种749.5亩玉米,你看那边塑料棚下面的就是玉米苗。”象山镇合作社社长孔长江说。

“村民在进地头前,先要检查体温,劳作时,我们也提醒他们别靠太近,确保安全生产。”象山镇党委书记万国瑞说:“现在地里的20多位村民基本都是本地的,没有去过外省市。”

记者向正在拉地膜的村民吴向珍问是否了解防疫知识,“我晓得,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聚会,你看我做的好不好。”吴向珍说。

“春耕就是赶季节和行情,错过了这段时间,就没得搞了。”孔长江笑道:“今年早春玉米我们就种了80%,以往我们早中晚玉米是各三分之一。”

据农情调查数据,2020年遂宁市的小春粮食播种面积99.1万亩,比去年增长0.8%,大春粮食种植面积预计305.8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可达404万亩,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增,为打赢全民防疫战做好保障。”遂宁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