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莉莎

“不知道我还有没有机会来中国拥抱你。”视频那头,莫拉伊教授哭了。

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简称生物所)研究员孙庚的记忆中,这不是莫拉伊第一次在与中方团队的视频通话中潸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她已有近两年未踏足四川开展研究。

过去的十余年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与她领衔的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团队,围绕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保育,开展了深度合作。她也曾先后12次来到四川。

以双方为依托单位的“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是我国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这是我国对外科技合作最高级别平台,也是唯一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十余年来,围绕“人间天堂”九寨沟,他们有什么新发现?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科技合作,如何做实做深?近日,记者来到生物所,探寻这家联合实验室跨国合作的密码。

从川西高原到地中海沿岸,“姐妹”遗产地因水结缘

生物所的华西坝园区始建于上世纪。在楼内一间不大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和各类仪器仪表挤在一起,正在进行化学分析实验。

研究员孙庚有些不好意思,“明年中科院成都分院新园区搬迁,我们将会有独立办公室和实验室。”

面积小,但格局大。这是一间横跨亚欧大陆的实验室。

它的研究对象,一头是欧洲赫赫有名的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一头是享誉全球的“人间天堂”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研究主体,一边深耕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萨格勒布大学,一边熟稔陆生生态系统保护的生物所。

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

克罗地亚的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

九寨沟

九寨沟

合作,源于生物所所长吴宁2009年对普利特维采的一次交流访问。

很少有人知道,在地中海沿海,九寨沟有一个“姐妹”遗产地——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国家公园。它们都属于世界上最独特的冷水钙华景观,钙华湖泊、瀑布、森林等景观极其相似,于2006年结为“姐妹”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又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和旅游干扰增强背景下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管理的问题。

成都生物所在上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保护九寨沟,在九寨沟生物多样性调查、大熊猫栖息地、退化植被恢复等方面有40余年的系统工作。但是对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的不够深入。

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大学是东南欧最大的大学,在喀斯特淡水湖泊研究,尤其在喀斯特钙华景观生态保育领域,经验丰富,位居世界前列。在普利特维采湖等有40余年的研究基础。

有没有可能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喀斯特淡水湖泊的研究经验?吴宁的想法一出,中、克双方的合作一拍即合。

从水质到水色,他们联手攻克了喀斯特湖泊系列难题

2009年起,横跨亚欧大陆的合作开始了。

当双方团队把“姐妹”遗产地放在一起比较,就有了重要发现——他们在九寨沟发现了37个疑似新的硅藻物种。他们把400多种硅藻分类整理成藻类电子数据库,同时出版了《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硅藻图鉴》。这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双方携手的另一大成果,是解决九寨沟水质评价和监测的难题。可以说,这是九寨沟保护的基础。

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水蓝的耀眼,蓝的醉人。但是,在原有的评价体系中,这汪醉人的湖水,竟不符合国家标准。

在国内,多用国家一类水的标准去衡量九寨沟水质。“对一般的池塘、湖泊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有特殊生态过程的景观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九寨沟的水环境比较特别,如果仅用一类水标准去监测,没法反映钙华景观的维持机制和过程,评估并不准确。”

孙庚说,喀斯特湖泊有其特殊性,需要建立不同的水质评价体系。

经过分析,中方团队引入了萨格勒布大学常年积累形成的评价模型。当时的评价结果显示,九寨沟水质评价非常好。

中方的优势,则在于利用新技术进行水质监测。

孙庚介绍,常规的水质监测,主要是在湖边取水样,拿回实验室分析。人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费时费力,还受限于人员能力,准确度不高。这也是“姐妹”遗产地共同面临的难题之一。

生物所研发的湖泊水质参数高光谱监测技术被推荐给了克方团队。用更省时省力,准确全面反映湖泊水质。

“简单说就是无人机在湖面飞一圈拍照,我们就能知道水质如何。”孙庚介绍说。

围绕九寨沟的水,他们还携手揭开了九寨沟喀斯特湖泊色彩之谜——九寨沟蓝到底是哪种蓝?它为什么是这样的蓝?

虽然喀斯特湖泊颜色的形成原因有过研究,但是由于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系统和地理环境,导致湖泊颜色形成机制错综复杂,研究难度较大有关九寨沟等高原喀斯特湖泊的蓝色形成机制研究更是缺乏,关于湖泊呈现出五彩斑斓蓝色的原因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解释。

孙庚团队的研究生李小辉等人通过高光谱设备,并结合室内水化学分析方法,首次将九寨沟喀斯特湖泊颜色进行定量化,揭示了九寨沟举世闻名的蓝色喀斯特湖泊颜色形成机制,建立了湖泊水色和水质的回归方程,科学解释了九寨沟湖泊五彩斑斓的蓝色成因,并将方程运用到了湖泊颜色的预测中。

这些对湖泊颜色的定量化研究,也为九寨沟震后水色复蓝,奠定了基础。

孙庚说,克方团队对水生生态系统,特别是钙化湖泊的生态过程研究深入,一些相关文章也是共同发表的。

从地震到疫情,他们携手突破重重考验

就在十几天前,9月26日,九寨沟全域开放之际,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来到这里,并为“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筹)九寨沟科研基地”揭牌。

因科研结缘,九寨沟一直是克方的牵挂。

2017年8月8日,一场7.0级地震给景区留下了大大小小27处“伤痕”,美景破碎,牵动人心。新闻图片中,昔日的美景成了裸露的千沟万壑。作为克方团队的带头人,安德卡教授痛心不已。她第一时间联系孙庚,一直关心着恢复重建的过程和效果。

震后,生物所承担起了部分为九寨沟“复蓝复绿”的项目。“绿”,是为震后山体裸露的岩壁增绿,“蓝”,则是让九寨沟蓝色依旧。这一点上,克方团队也出了力。

地震后,景区形成了大面积的裸岩边坡,植被恢复和景观复绿成了难题。在裸岩上进行乔灌木或者草种的种植,并不符合自然规律。

孙庚团队经过论证,最终决定移栽苔藓到裸岩上。“因为苔藓既是植物群落原生演进的开始,也有融岩成土的作用,且在景观上并不突兀,能融入绿色的自然环境。”

全球有将近2万种苔藓,如何选种?如何繁育?如何固着?是复绿的三大难点。

在藓种的筛选和繁育上,克方团队贡献颇多,双方还合著了部分专著和文章。

2020年底前,该苔藓种植修复项目已经通过了两次专家的评审预验收,效果良好。孙庚表示,除了九寨沟,未来在一些矿山,或者工程创面的修复中,这样的技术模式也可以进行复制。

在双方合作10年后,务实的合作得到各方认可。2019年,联合实验室获批为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作为克方团队负责人,安德卡获得省政府授予的“天府友谊奖”。

过去十余年里,双方学者互访了七八十次。每年至少一次集中互访,我过去了十几次;每两年都有克罗地亚科教部、中科院、省科技厅的领导互访。他们还派出专家为九寨沟培训,给学生做讲座。

“我们的感情就像亲人。”孙庚说。安德卡12次来川,也因此成为四川人民的好朋友。她常用微信,曾在中方团队成员的家中过中国春节,喜欢四川的包子和按摩,还参加了广场舞。中方团队到克罗地亚,他们也是全家出动招待客人。

但不久后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跨越亚欧大陆的牵手,蒙上了阴影。

安德卡执行中的中科院访问学者项目,才执行到第三个月,无法继续进行;双方联合培养的学生,已经在北京完成了语言学习,2020年1月回到克罗地亚,至今无法来到中国……

“但是我们的合作一直在延续”,安德卡说,通过远程的方式,在中方团队的协助下,她执行完成了课题;她申请四川省的科研项目也没有停止。联合博士生的培养,也在远程进行。专注、专利,各类合作成果依然在产生。

2020年12月,在合作团队的牵线下,萨格勒布大学加入由中科院牵头成立的国际科学联盟(ANSO),并成为理事单位。2021年2月,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和萨格勒布大学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钙华自然遗产研究与保护联盟(WAT)。

合作团队采用视频会议、电子通讯、技术资料共享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多名克罗地亚学者签订临时聘用协议、开展远程技术研发。

如何把国际科技合作做深做实?孙庚感触很深。首先合作要选择双方感兴趣、能互补的领域;第二是要找对团队和带头人,双方愿意投入较大的精力,调动资源务实合作;联合实验室需要耗费双方资源,需要两国都有相应投入,才能促进合作意愿。此外,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人文层面的交流也很重要。

现在,双方团队的合作已经拓展到四川省、中科院与克罗地亚的层面。孙庚未来的计划,是借助萨格勒布大学的影响力,把和克罗地亚的合作,拓展到中东欧地区。

孙庚指着一幅全球地图,上面有36个生态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我们希望能够36个热点地区中欧亚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从东到西,串成一条线,把一带一路线上生态保护的机构、学者汇聚在一起,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本文图片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