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日发布。就在同一天,由川渝两省市统战部、工商联携手举办的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在四川资阳市举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号角已经正式吹响。接下来,川渝两地应该如何进一步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民营企业又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

坚持一体化发展

川渝两地如何唱好“双城记”?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提案委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认为,坚持一体化发展十分关键。

在他看来,一体化的难度在于区域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需要各地区在“一盘棋”思维下各展所长。

“一体化又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关键是通过良好的一体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避免恶性竞争。”赖明指出,这需通过创新引领,做到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数字经济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赖明举例,如浙江等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满意率96.5%”,极大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有效破除影响资源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值得借鉴。

近年来,川渝两地陆续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地区各城市间也逐步加快一体化、同城化探索。赖明认为,未来需要进一步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

当前,川渝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往来更加密切,两地相互投资领域涵盖数十个行业。据全国工商联扶贫与社会服务部二级巡视员邵逸在峰会上透露,重庆在四川投资的民营企业达5万余家,四川在重庆投资的民营企业达10万余家,首批20家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也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邵逸认为,川渝两地在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制度型开放、政策性互通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开放格局重塑、能级层次跃升、发展量质双增的发展局面加快形成。

此外,在协调发展上,赖明也建议,要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聚焦重点产业实现优势互补

唱好“双城记”,要在川渝两地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不是简单的要素聚集,而是更大范围内开放条件下创新引领、要素协同、提质增效、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民营企业要在共建优势大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在峰会上指出,聚焦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优势产业,积极搭建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充分运用股权投资、并购重组、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实现川渝两地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提升。

“国家需要什么,国家缺什么、弱什么,我们就要在这里强什么。”赖明指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打通“上下左右”,在区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在峰会的推介环节,资阳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建就指出:“在产业布局上,我们坚持与成都东部新区错位协同、一体发展,建设资阳临空智能智造产业功能区、资阳临空雁溪湖高端商务区和资阳国际空港现代农业体验区等3大产业功能区。”

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徐万忠也建议,要不断加强汽车、电子信息、餐饮等产业合作,巩固并不断做强优势产业,要瞄准大健康、智能化、科技制造等产业前景,积极补链成群、形成体系,在“双循环”背景下赢得先机、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来自汽车服务行业,目前成渝两地汽车整车产量已占全国18%,具备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的实力。”四川启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麒认为,民营企业要结合机制体制灵活、市场敏感度高的特点,坚持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坚持专精特新发展,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步伐。

注重创新引领抢抓数字化机遇

为全面反映四川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状况,在本次峰会上,省工商联还首次发布了2021四川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榜单。根据榜单来看,研发投入前100家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出口总额等经营指标稳步增长。

川渝两地的企业也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从榜单来看,研发投入前100家民营企业中,28家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37家企业正在着手制定相关规划;34家企业已根据数字化转型需要进行整体布局,31家企业正在开展局部布局;24家企业已拥有数字化专业人才,46家企业拟培养和引进数字化专业人才;37家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整体效能。

“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我们成渝地区在数字化发展上的差距并不大,这也是我们的机遇。”瀚华金控(集团)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祥指出,因为在数字化发展上的起步是一致的,川渝两地的211、985院校有7所,在数字化、科技发展当中的人才是不缺的,尤其是双城都入围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市场制胜的关键。赖明建议,科技型企业及时跟踪世界前沿动态,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不断攻克高精尖难题,形成能随时掌握主动权的技术优势,并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