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周颖昳

去年9月,一家名为“何里”的民办幼儿园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何斯路村开园,第一期就招了54位小朋友,为村里带来了一年20万元的场地租金。同时,因为孩子们“下乡”了,不少家庭也从城里迁到村里,让“农民房”变成了“学区房”。

10月20日,在第五届四川“村长”论坛暨川浙“村长”对话中,何斯路村党支部书记何允辉分享了该村发展故事,引得了与会者的“点赞”。

作为“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何斯路村的产业发展始于薰衣草种植,“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赏花经济把人引进来。”薰衣草给何斯路村带来了每年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这里俨然成为了东方的“普罗旺斯”。但何允辉却越来越焦虑。“你种了100亩薰衣草,其他地方可能种出1000亩,你的独特优势在那里呢?单单依靠单一产业很难促进村集体和村民的持续增收。”

为此,何斯路村探索了多元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引进企业,延伸薰衣草产业生态链条,迄今研发出了6个大类,199种产品。同时,村里还发展了“斯路何庄”酒店、民宿以及古村镇旅游等项目;并通过发展教育、研学产业,实现了人口的“逆向”流动,从而为乡村聚集了人气和财气。2020年底,何斯路村集体资产估值超过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万元。

与何斯路村相比,作为唯一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案例,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则立足于生态本底。

在滕头村党委副书记沈静波口中,滕头村是一个江南小村,地域小、空间窄、资源少。近年来,该村立足绿色资源,大力布局全域旅游。不仅建起了生态酒店,农创中心、美食园、精品民宿和游乐设施,实现了“好看的村庄能赚钱”,还打造了“好吃的”“好住的”“好玩的”的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该村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乡村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我们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9000元。”沈静波报出的这个数据,让与会代表称赞不已。

和前两个村相比,在2011年以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转变源于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村集体的第一桶金,源于一栋办公楼带来的租金。而修建这栋楼的300万元,当时是通过我们村干部带头,众商众筹修建起来的。”该村村党委委员,村纪委书记柏文翔说。

除了干部带头干,要实现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本,也需要精准的产业规划。“和很多村一样,我们没有风景名胜,没有名人故居,仅有一万亩低丘缓坡。2013年,党中央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一下让我们找到了发展方向。”柏文翔表示,鲁家村提出了“打造中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的口号。发动村里20余名致富能手筹资数百万,用于做村庄规划、产业规划和旅游规划,并且筹建了18个差异化、特色化的家庭农场。规划确定后,村“两委”班子带着村民一起干,合力推进各个项目建设。并定下了“公司+村党组织+农场”的发展机制,从而让村民获得多项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