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周颖昳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近年来,德阳市罗江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0月20日,在第五届四川“村长”论坛暨首届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峰会上,罗江区委书记黄琦介绍了乡村治理的“罗江路径”。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前沿阵地”。“我们在乡村治理中,首先坚持支部核心,强化党建引领。”黄琦介绍说,结合村级党组织换届,罗江区搭建了党建引领“一核多元”的组织架构。 在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成立了罗江城乡基层治理学院实施专题培训,提升村干部善治思维和治理能力;一方面开展后备干部递进培养计划,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在机制建设上,搭建“立体框架”。坚持村级组织按需设置,探索组建老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丰富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实现的有效形式。

乡村治理,群众是主体。“我们坚持了群众主体,完善自治机制。”近年来,罗江区完善“支部领导、定向代表、议行合一”的“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真正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与此同时,该区打破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一手包办”惯例,通过镇村召开党员会、定向议事代表会、院落会等,先行议定产业发展方向、土地流转等事项,实现“众评、众议、众定”。

另外,为推动村民享受村级集体经济分红与参与乡村治理表现挂钩,罗江区完善了定期分红“捆绑式”利益机制,用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提升群众主动参与治理、主动维护治理成果的内在意识。

乡村治理,要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此,罗江区坚持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供给。

“近年来,我们全力推动便民服务体系结构性调整,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罗江梳理下放便民服务事项镇级108项、村级51项,42项高频事项全部实现镇村“一次办”。该区整合了民政、人社、医保等政务服务事项,打造综合窗口推行“一窗通办”,政务服务100%实现“一次办”。丰富便民服务手段,通过建立代办帮办队伍,全面畅通服务群众渠道。

“在构建乡村善治格局方面,我们还坚持融合理念,推动乡风文明。”黄琦表示,罗江区建立完善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罗江模式”,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仅用2年,就完成全区93个村(社区)的卫生厕所改造。该区建立了区、镇、村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01个,构建集“理论宣传、教育服务、文体活动、乡风引领、法律服务”六大功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同时,引导群众开展“和谐院落、文明院落”评比,评选“好儿媳好公婆好少年”“最美家庭”等道德典型,激励群众崇德向善;探索设立“路长”“院落长”“文明行为监督员”等乡村治理岗位,强化思想引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和谐善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大防控,建立“红袖标”队伍257支,实现群防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