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周颖昳 

“以扎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牵引,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10月20日,在第五届四川“村长”论坛暨首届乡村振兴县委书记峰会上,崇州市委书记欧昭表示,崇州着力优规划、补短板、促改革,要努力做好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答卷人。

如何做好答卷人?在实践中,崇州市以国土空间重构引领乡村振兴,以功能为导向补齐短板弱项,以深化改革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两项改革过程中,崇州市按照“减量、赋能、增效、便民”原则,将乡镇由25个优化调整为15个镇(街道),村(社区)由253个优化调整为172个。依托调整后的“6个街道+9镇”城镇空间格局,构建了以“12345”为框架、以主体功能为核心的组团式发展格局,并把功能区管委会作为规划主体,分区确定每个组团的功能定位和营城策略,推动各组团间有机联动、差异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功能组团一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格局,牵引带动林盘经济、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面对环境承载容量、经济容量、人口分布等变化,崇州市聚焦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大力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着力提品质、补短板、调方式,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农民增收。


具体来说,首先是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推进农村路网、水网、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围绕审批服务、教育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优化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审批服务分中心等,构建高效便捷15分钟“公共服务圈”;然后依托国家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试点建设,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治理改革,通过土地整理、联合开发、入股联营、有偿退出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产业项目、产业社区建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而在深化改革方面,崇州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二是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三是盘活乡村资源要素;四是优化乡村治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崇州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为基础,探索形成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的“农业共营制”,破解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推动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8万亩,实现综合农机化率94%,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

在盘活乡村资源要素方面,崇州通过探索土地经营权再入股,以折股联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等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增值,盘活农村承包地和设施用地。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推行“国有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农用地”的“拼盘用地”模式,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搭建“农贷通”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累计发放各类农村产权抵押贷款1170笔、23.3亿元,构建形成“1+3+7”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解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欧昭表示,崇州市坚持将改革创新作为贯穿全面乡村振兴的主线,充分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潜能和主体活力,不断牵引带动林盘经济、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