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日前,以三线建设为背景的四川原创工业史诗题材电视剧《火红年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著名的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通过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大型钢铁企业——川南钢铁厂的建设发展为剧情主线,全景展现筚路蓝缕的三线建设进程,刻画了时代浪潮中奉献青春的平凡英雄群像。

《火红年华》的热播不仅受到了曾经三线建设者和经历者热烈的欢迎,更是感动了很多此前对那段岁月知之甚少的年轻人,成为点燃年轻人爱国热情的精品力作。《火红年华》是怎么样讲故事的?它为什么能深深吸引广大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它对于我们生产和创作更多彰显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影视佳作又有怎样的启迪意义?

10月12日上午,由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四川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电视剧《火红年华》研讨会”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举行。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等专业媒体代表,上海市、攀枝花市等地宣传部门负责人,与省文联、省社科院文艺所、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省电影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电影集团、攀枝花市文联等高校、机构专家一道,探讨《火红年华》成功的秘密。

谈三线建设,让精神力量“火”起来

上世纪60至70年代,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提升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我国实施了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历经3个五年计划时期,涵盖1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了数千个建设项目,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已经成为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红年华》所讲述的,正是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背景下,发生在四川攀枝花的感人故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曾多次去到攀枝花。研讨会伊始,他分享了自己对攀枝花的印象,“在攀枝花这个地方,你可以吃饭全国各个地方的菜,可以听到各个地方的方言,”李明泉表示,攀枝花从渡口到钢城的转变,就是三线建设的一个缩影。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正是一位来自攀枝花的“攀二代”。“《火红年华》中出现的‘二号信箱’、金江等等,都是在三线建设中具有特别地位的地方,作为一个攀枝花人,我感到特别自豪。《火红年华》正是紧扣这样的历史背景来展开叙事,有着深刻的历史语境。”而在《火红年华》中,让康伟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通过具体人物和情境生动诠释了“三线精神”,“主人公夏方舟初到‘二号信箱’时走的那条路、住的容易失火的简陋席棚子、冷水洗澡,周围还有狼,还要经历因为电力不足带来的停电等等,而一个大型的钢铁企业却没有重型设备,只能靠经验来操作和运转,这些情境,使得创业的艰苦感扑面而来。”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部执行主任邓凯同样认为,“《火红年华》以巨大的时空跨度、以生动的影像呈现,帮助一大批对历史知之甚少的观众完成了记忆的建构。这种记忆不是个人记忆,而是基于历史事实的集体记忆和国家记忆。有了这种记忆,我们就更能理解新中国波澜壮阔70余年艰辛历程,就能获得穿透历史迷雾的眼光。”邓凯表示,“《火红年华》这部剧就是以三线建设为例,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原型,展现了当年一大批朝气蓬勃的年轻建设者来到攀西,不怕牺牲,凭借坚强的意志,凭借勤劳的双手克服重重困难,无中生有,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谈工业题材电视剧,让“硬”的话题软下来

研讨会上,李明泉结合自己的观剧经验表示,我们看农村题材的剧集很多,农村题材的剧有民俗风情、地域传统、方言俚语等等,可以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性,“但是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建起来的工业城市,它没有独自的民俗,建筑也是硬的直的方的。这样的题材要怎么通过电视剧来进行表达,是很值得思考的。”

“《火红年华》在创作上,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塑造了夏方舟的工程师气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结合这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剧感受和思考,“工程师和数学家或者别的职业就很不一样的,比如夏方舟身上的团队性,他的动手能力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看到了《火红年华》敏锐的把握力,这不仅赋予了这些工业题材影视作品一种史诗性,也体现出精准的专业性。”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的电视剧,《火红年华》是如何借助历史景观与当下生活的?又是如何打通工业逻辑和艺术逻辑,进而增强艺术表现力?康伟表示,“《火红年华》在叙事上,将青春叙事和家国叙事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有一个火红的时代特色,这个火红的感觉非常强烈、非常到位,同时洋溢着年华的况味。我觉得‘年华’这个词本身就非常有意思,它一个很诗意的表达,是一种多个个体命运交织的感觉。从火红的时代感,到年华的这样一种个体命运,它会带出钢的软化。钢本身是一个很坚硬的东西,但在剧中,我们感觉到钢也有可能产生诗和韵。这既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又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剧中对于真善美的表现非常的有看点,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工业大潮中的一个符号,而是历史进程中、时代大潮中、工业发展中、生活激流中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的人。”

针对《火红年华》中存在的人物脸谱化、情感戏份过多、配角角色不够饱满等问题,与会专家们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精彩观点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焦道利:

《火红年华》作为一个讲述工业历史的宏大题材,时间跨度大概是50年,但更多是从普通人底层视角来叙事,通过参与三线建设的工人、学生、工程师的个体命运,表达了他们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师徒情。以活生生的人物故事,以真实的历史物件以及细节,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三线建设者群像。

成都文理学院传媒与演艺学院院长陈燕:

《火红年华》通过栩栩如生的三线建设者生命和心路历程,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地向观众还原了一代人,一个国家难以复制的独特经验和完整记忆。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自觉将个人命运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在报效祖国的征途中实现个人价值,是共和国最宝贵的价值财富之一。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赵万斌:

《火红年华》中,人始终是贯穿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60年代中期毕业的这批大学生,带着历史的使命、带着对祖国无限的热爱来到大三线,以激情和青春谱写工业发展的神话,那就是爱国主义情怀,是无限的、蓬勃的凝聚力量,构成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铸就永不言败的青春年华和坚强性格。

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曹峻冰:

作为写实的电视剧《火红年华》,在人物塑造及其性格嬗变上,遵循的是客观事实为核心的原则。以历史维度来构建人物关系网络,师徒、恋人、朋友、同事、荣誉或情感竞争者等多维复杂的角度,亲情、友情、爱情不时闪现其中,主要人物之间、主次人物之间、次要人物之间的交流也更为多元,情节、细节迭代起伏,张弛有度。

攀枝花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李吉顺:

《火红年华》以国家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为观众打开了历史时空,唤醒了三线建设众志成城、百炼成钢的民族记忆,实现了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让观众在火热的三线建设中和青春岁月中获得美的享受,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精神方面的净化。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胡奕颢:

对于当代的青年观众来说,《火红年华》有着历史正剧的美学价值,它是一部带有诗意的历史史诗剧,对于匡正青年一代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当中那一段特殊时期的印记,影像化的印记、形象化的印记,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马友平:

《火红年华》里有一句台词,是借赵总指挥之口说出来的,他说当时的建设是一个中国符号,这句话令我很震动。三线建设的确是一个中国的符号,它是一个中国符号,同时也是一个四川符号、一个西南符号,也是我们文学艺术书写中国故事、书写四川故事的一个保障。